第一四一章 铁与火(第2/2页)

虽然已经数次观看这样的场面,但在此看到,还是让张浩惊叹。

黄明山等人熟练的打开阵法的一角,先散热;眼看铁水表面开始出现黑色浮层,于越云亲自给炉子挂上铁索。炉子开始倾斜,闸门拉开,五十多吨铁水呈粘稠状态,注入一个埋在地下的模子里。

模子形状分为两部分。下部分是一米直径、八米长度的主体;上半部分只有30厘米直径,还呈现一个倒钩状态,方便起吊。

上半部分很快冷却,于越云兴奋的将铁索的钩子挂在倒钩上,然后就开始计算下半部分冷却时间。

为了加速冷却,为了抢时间,下方冷却用了阵法,等钢柱外表温度降低到大约九百度的样子,确定钢铁已经凝固,于越云下令起吊。

刚刚测试成功的、笨重的卷扬机,开始吭哧吭哧的运作,铁索绷得笔直,几个工人不断给滑轮、桁架上油。技术暂时还很是粗糙,只能这样这样运行,并摸索和积累技术。

十多米高度的桁架吱呀作响,滑轮、铁索、桁架之间有钢铁摩擦的刺耳声音。红热的钢柱令人无法靠近。

重达五十多吨的、呈现橘黄色的钢柱,从地下一点点吊出。钢柱上方的倒钩,微微有点变形,似乎无法承受沉重的本体。

“小心,小心,别晃的太厉害了,稳住、稳住!”于越云大喊着,“慢点,慢点。所有人让开,小心危险。”

张浩也站的远远地,眼下的工业技术,实在是有点……考验胆量。

一口气吊起五十多吨的物体,加上铁索、滑轮、卷扬机等的力量,桁架几乎要承受六七十吨的重量。

慢慢的、慢慢的,钢柱终于艰难的来到了水池上方;于越云又指挥着铁柱一点点下落。

钢柱才刚刚接近水面,水面就出现一片蒸汽;等到钢柱终于入水,刺啦之声和水泡的咕咚声响成一片,一片朦胧的烟云瞬间弥漫开来,将整个基地淹没。

阵法迅速运转,源源不断的抽走水汽,却怎么也抽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