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的剑道(第3/3页)

妙芜怔忪了一会,忽然手脚并用地从地上爬起来,拉开门,江风迎面吹来,门外却早已没了谢荀踪影,只有廊下挂着的一只灯笼孤零零地在风中摇摆。

妙芜追到谢荀房前,只来得及看见一抹谢家锦衣的影子。少年黑亮的发尾在门扇闭合之前一甩而过,而后“砰”地一声,那门便在妙芜眼前重重甩上。

妙芜在门前站了一会,抬起手想敲门,手在半空中举了一会,终究是慢慢放下了。

她转过身,后背轻轻贴到门上,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她知道谢荀看得见她,也知道骄傲如他,此刻必定不想让人看见他内心的狼狈。他不需要宽慰,也不需要劝解。

妙芜在他门前站了很久,直到月出东山,又行过中天,江风变得疾猛,才搓了搓双臂回到自己的屋子。

回屋后,一时间还睡不着,妙芜便点亮蜡烛,拿出画纸笔墨和那本被蛛妖弄坏的《百妖谱》。

这书被蛛妖用蛛丝从中间洞穿了一个大洞,已无法在原书的基础上修补。妙芜思来想去,唯有自己动手亲自抄画一本才可解。

好在她前世就是靠画笔吃饭的,临摹起这些抽象派的妖怪画像来完全不是问题。她已抄画完了这本书前面四分之一的内容,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便能将整本书抄画完毕,到时再去寻个一模一样的书封缝订起来,便大功告成了。

妙芜一旦做起什么事情,便很容易沉浸其中。她笔下如飞,眼睛一直跟随笔尖移动。等到她最后搁笔,揉了揉脖颈抬起头来,桌上的蜡烛已经快要烧完了。

妙芜捏了一团烛泪放在手里玩了会,不知怎么又想起谢荀来。

“诶,差点忘了我有道具了!”她忽然拍桌道。

上次花灯宴用功德值兑换了一个“千里眼”,才用过一次呢。

妙芜想到这里眯着眼睛笑起来,用意识打开千里眼,便见一间小屋子如画卷一般在她眼前徐徐铺展开来。

屋中一灯如豆,少年一只手枕在脑后,一只手从床边垂下,静静地躺在床上。若非胸口还有微微起伏,妙芜简直要以为这是具尸体。

这样一动不动的,真是……好定力。

忽而,少年从床上爬起,盘腿而坐,右手二指并立,指尖凝出一道淡蓝色的风漩。

他弹指将那风漩送了出去,那风漩便飞到书桌前,缠住一管笔将它扶起,然后控着那笔自行在纸上游走起来。

妙芜调转角度,只见那笔下如游蛇走龙,写得飞快。她定睛看了一会,觉得这字迹有点眼熟,嗯好像跟她的有点像,再看了会,忽然发现纸上写下的内容正是将她折磨得欲生欲死的家规。

妙芜瞪大眼睛,深觉不可思议。

再调转角度去看谢荀,便发现谢荀就那样松垮垮地坐着,长长的睫毛垂下,在眼下投下深深的暗影。

妙芜断开千里眼,不敢再看。她躺到床上,拉起被子把自己裹起来,可不知为何翻来覆去,脑中全是谢荀刚刚的样子。

这一夜无眠,第二日出了门,她便恹恹地打不起精神。

谢谨还以为她病了,结果一回头见了谢荀,也是一副眼底青黑,纵`欲过度的样子,他便大为惊异:“琢玉,你也病了?”

谢荀道:“没。没睡好罢了。”

谢谨又转头看妙芜:“你也是没睡好?”

妙芜:“……嗯。”

当晚谢谨便给他们二人分别送了一碗安神的汤水。妙芜喝了,果然一夜好眠。

第二日天方大亮,一轮红日自江中缓缓升起。妙芜还在被中窝着,便听到门外人声渐起。

她披衣而出,便见走道上站着几个小弟子,正手指远方青山,兴奋道:“入了富春江,前头便是富春山啦。我们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