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怒火(第2/3页)

商朝公开的技术,都是落后的、淘汰的技术,显然不能令各国满意。

更何况,商朝虽然公布了不少技术,但是商朝的知识体系等等,依旧是比较封闭的,让别人想要模仿和破解商朝的技术,更是难上加难。

而在这种情况下,魏国和赵国就分别奔赴瀛洲西方,向宁国和梁国求救。

但是,在赵国和魏国使团返回的途中,赵国使团悍然出手偷袭了魏国使团。结果自然不用说,魏国使团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没想到正在此时,魏国竟然遇到“做好事不留名”的“热心人”的帮忙,所以有几个高手跑掉了。之后嘛,这些高手日夜兼程返回了魏国。

再之后,魏国勃然大怒。

这几天,魏国朝堂上,一直在讨论最后的出兵策略问题。讨论结束后,魏国皇帝和魏国的高层,又在书房中讨论起来。

魏国皇帝拿出手中的半边“技术资料”,“赵国抢了我们的技术,但不代表我们就真的没有出路。这里,还有一条路,就是商朝的悬赏。只要我们能攻占赵国千里土地,就能从商朝那里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持。”

魏国中书令王悦却有些担心:“陛下,臣认为,商朝不仅仅向我们许诺了这种技术悬赏。根据我们得到的资料等推测,赵国、东楚国、西楚国,都得到了这样的悬赏。商朝,这是要让我们瀛洲中部内乱!”

“朕明白!”魏国皇帝面色有几分阴郁,“但就算明白又能如何?首先,商朝的信誉如何,不用我多说吧。可以很肯定的说,不管这里面有多少算计,只要我们能够完成商朝的条件,商朝一定会给我们合适的报酬。在信誉上,商朝绝对是不用怀疑的。其次,就算没有商朝的悬赏、挑拨,难道现在的我们就能和赵国和平共处了?是,这次有‘好心人’出现,有阴谋的味道;但赵国攻击我们的技术人员、并斩尽杀绝,总是没错的吧。如果不是这‘好心人’出现,说不得赵国会将这次刺杀事件安排在凌霄山脉西方的郭国身上。就在刚才,我们已经有人证实了,在我们队伍遭受攻击的时候,刚好有一支郭国的军团路过。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好心人’帮忙,说不定赵国会引导我们和郭国战争,让赵国坐收渔翁之利。”

众人闻言,沉默许久。沉重的压力,在众人心头盘旋。别看现在魏国是瀛洲中部四个超级国家之一,但魏国的位置并不好。夹在其余三个国家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魏国想要发展,必须要端掉其余三个国家之一。因此,魏国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有时候明知道商朝在算计,却还是不得不主动将脑袋伸入圈套中。

策略很快最终确定。采取不计代价的、闪电战术,这战术还是商朝最先提出的,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魏国则准备每攻陷赵国一定的地域,就向商朝提出要求,得到某种技术。

得到商朝的技术,就会更加强大;就会侵占赵国更多的土地,又会得到更好的技术。

而只要魏国能够完成这样的循环两次,就能形成压倒性优势!因为商朝给出的技术当中,前两项就有超音速飞机的技术,包括魏国最需要的流体力学。而且商朝给出的流体力学肯定比宁国那里的好、完整。

魏国,已经没有选择,眼下只能走这个独木桥。但有时候没有选择,或许也是一种另类的机会——能够破釜沉舟!

但就算如此,魏国也没有立即对赵国宣战,而是先联系了郭国。现在郭国正在和赵国争夺北方的土地,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加上赵国先前的算计,让魏国和郭国成为天然的盟友。

郭国皇帝也答应的很干脆,不过半天时间,魏国就和郭国达成战略同盟协议,疯狂的战争,在下半夜就开始。

深夜里,干枯死寂的大地上,魏国百万军团悍然出击。不同于别的国家,别的国家军团动辄千万,浩浩荡荡。但魏国因为地处三国夹缝中,扩张困难,让魏国不得不走精兵路线。

百万大军兵分三路,如同三叉戟一样狠狠地插入赵国内部。赵国虽然有所防备,但终究小看了魏国的决心。

不同于东楚国、西楚国之间的战争,魏国这一次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带着灭亡赵国的决心来的。

与此同时,在赵国北方,郭国千万大军压境。

一夜之间,赵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尴尬困境。

“哗啦……”赵国皇帝将杯盏扔到地上,满面怒火:“商朝,好一个商朝!这就是所谓的兄弟盟邦吗!”

周围群臣不说话,但内心也各有盘算——陛下你参与刺杀贤王的事情,难道就对了?

其实大家很明白,魏国这次碰到的“好心人”,九成就是商朝搞的鬼。但那又如何,赵国能怎样?况且赵国参与刺杀李贤的事情,本身做的也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