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捉迷藏(第2/3页)

但天眼系统侦查范围终究有限,几百公里就是极限。然而广袤的东海,却不知多少万里。

不过高世荣也并不是盲目的探索。

“卞国虽然可能向东绕行。但卞国没有天火动力,储物技术上虽然有购买过商朝的产品,但商朝储物技术很昂贵,他们不会太多。所以,卞国舰队向东方绕行一万公里,就是极限。考虑到战争需要等,如速度、时间、预留变量等,他们的极限是8000公里。但如果再考虑到卞国的性格等,考虑到变数,加上卞国毕竟采购过一些储物技术。所以,我将卞国向东航行的距离,定位九千公里。我们直接向东方航行9000公里,守株待兔!”

看似轻描淡写的命令,但其实需要很大的决心。按照天眼系统的侦查范围、加上飞机的侦查范围,这一支航母队伍只能有效侦查五百公里范围,模糊侦查一千公里范围。

而对手,是狡猾的、根本就不知所踪的卞国舰队。甚至,卞国会不会派遣这样一支队伍,都不能绝对保证。

统帅不是那么好当的!在很多很多的未知之前,高世荣需要凭借经验、对敌人的了解和推断做出决定。这需要智慧,更需要胆量、果敢!

这就如同一个狙击手被蒙着眼睛,去狙击一个目标。

狙击手不知道目标的具体位置,形状如何。只知道这个目标在南方。

当然狙击手知道一点:目标的一些性格特点,对前面环境有一定的熟悉,允许足够大的偏差。但着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高世荣就是这样的一个狙击手。而这次狙击的结果,关乎商朝的颜面。更关乎商朝的政治等。

其实看似强大的商朝舰队,却背负了一个沉重的政治任务——只准成功,而且要干脆利落的成功。反而卞国本来就是弱势的,哪怕失败一万次都无所谓,只要能成功一次,就足以大吹特吹!

同时,商朝另外五支分队相距一百公里向南方航行。同样有些捉迷藏的意味。茫茫的大海上,偏差个几百公里,实在算不得什么。

大海不是陆地,地面上因为地形、居住区等问题,行军路线很容易算出来。但大海上,四通八达,想怎么跑就怎么跑。哪怕我先后退再前进,再回到原地画八卦也没关系,我乐意,你咬我呀!

大海上的战斗,是智慧的交锋,但有时候也十分依靠运气!

当然,作为商朝的舰队,军舰上都有镇压气运的宝物——一枚经过祭练的、在天坛经过处理的金元宝,船型的。这是商朝独有的、极为特别的镇压气运的宝物、国器。将财富、气运、科技结合起来的宝物。

但镇压气运顶多只能稍稍避免灾祸等,不代表就一定能发现敌人。气运有效、但终究不是万能的。

茫茫的大海上,商朝和卞国的舰队在各自视线和思维之外,上演着自己的独角戏。他们的敌人,暂时是从脑海深处幻想的——应该说是合理构想的敌人。

商朝舰队后方,跟着不少观众,有海族、有各国使者。作为旁观者,他们此时感受到的,其实是枯燥。然而懂得军事的,却从中感受到紧张还有果决。

太阳缓缓落下,夜幕下垂。两国的舰队,还在上演独角戏。而夜色降临,也为天上的侦查,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但是夜色下,无论是卞国还是商朝的军官将领,都猛然瞪大了眼睛。双方都在前进,主动接近,各自都做了推算,今晚、最迟下半夜,大家将碰面——如果方向相差不大的话!

但实际上,在夜晚的海洋上,或许两支舰队会“擦肩而过”。也许仅仅只是三五十公里的距离,将让双方互相错过。

双方将领都站在船舷上,双手紧紧地攒着栏杆,紧张的盯着前方。

今晚,无月;但漫天繁星似乎格外璀璨。天上星光闪烁,海洋中鳞光偏偏,宁静的大海,闪烁着动人的光彩,美丽、宁静而神秘。

可是,这样的夜色,却也让舰队的搜寻,更加困难。

“希望可以借此躲过商朝的第一次搜寻!”正在向东方偏北方向航行的卞国、东王、曹斌如此想着。

“希望可以错过商朝的舰队。不过最好能抓到商朝一两艘军舰,迅速打沉了离开!”程云波如此想着。

然而商朝的将领却紧张不已,飞机不断腾空,就害怕错过敌人。时间一点点接近午夜,商朝将领们肩膀上的压力,越来越沉重。

大海上微波起伏,鳞光闪闪。美丽的夜色下,似乎蕴含了危险的杀机。

这一次海战,商朝没有动用卫星等技术。因为商朝想要将这当成一次真正的实战演习。瀛洲局势越来越危机重重,有必要练兵。

景小伟驾驶魔鹰二号改进型飞机,在天空缓缓飞行——说是缓缓飞行,也是亚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