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刺杀李贤(第3/7页)

如今几个主要的大国强国已经出头,剩下的小国家已经没有能力改变局势。随着工商业的普及,这些已经崭露头角的大国愈发强势,只要国内不要出现大的问题,将来必然是割据瀛洲一方的超级大国。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魏国的局势很不妙!北方是赵国,南方是东西楚国,西方是高达的凌霄山脉;东方则是——青云国!

这样的局势,让魏国上下很是担心。这也是今天这个小小聚会的目的。

但是中书令这话一出来,魏国皇帝眼中豁然闪过一丝精光,犀利、森冷、又睿智!

周围没有说话了,都在等待皇帝陛下的提示。实际上中书令这个建议一出来,周围几人都在思考。

很显然,如果商朝倒下了,那么整个瀛洲将会迎来未可知的变数:很有可能,商朝会疯狂报复,但也不排除还未完全成熟的商朝忽然分裂解体。

而且现在李贤虽然有了一个小王子,然而这小王子还不满周岁,显然不可能支撑起这个庞大、复杂的商朝。

而有趣的是,李贤还有两个亲兄弟:李良和李伟,李良是现在唐国的太子,很有政治手腕。但是呢,傻瓜都知道,李良想要成为唐国皇帝,估计最近百年是想都不用想,说不得就要‘千年等一回’了。

而如果利用血脉关系,掌握商朝呢?哪怕只能掌握一部分也行啊!

作为国家最巅峰的政治家,在场的六人都很清楚——在利益和政治面前,亲情唯一的价值,就是给政敌提供借口!

最重要的,是李贤没有可堪重任的后代,一旦李贤真的出了问题,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李玉龙等人肯定不会放任商朝落入别人手中,如果李玉龙、或者是唐国掌控了商朝,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必然会对国外展开报复性攻击。

如果到了那时,魏国就能浑水摸鱼了,很多很多的策略就能实行了。

好一会,魏国皇帝终于抬头,看着中书令说道:“王悦,这是你独自想出来的?”

“是!”王悦回答的很肯定。

赵国皇帝又问:“可有对人说过?”

“没有!”王悦的回答依旧是斩钉截铁。

魏国皇帝这才再次低头思考片刻,终于有了决定,“这件事情,我们一个魏国做不来。而且现在商朝那里高手太多,想要刺杀李贤,只怕要十分强大的力量才行。所以,无论是从政治角度看,还是从力量角度看,我们都必须要拉几个盟友。”

王悦很肯定地说道:“陛下,臣已经思虑许久,认为现在所有崛起的大国,都是我们的盟友。就说赵国吧,别看赵国是在商朝的支持下崛起的、且强大起来的,但只怕最想要商朝灭亡的,也是赵国。首先,赵国和商朝接触最多,也最了解商朝的恐怖。其次,杨国灭亡时,对赵国造成了严重的也影响。第三,赵国皇帝陛下绝不是一个甘于人下之人,头顶上有商朝,只怕赵国皇帝陛下不会太高兴。第四,商朝太强大了,这绝对是所有大国共同的心头刺!”

王悦分析完毕,众人又讨论补充了一些建议之后,魏国皇帝终于露出了一点狰狞色彩,“这件事情……可行!但是有一个前提,我们如何能保证绝对成功?首先,要保证不能被商朝探知这个信息。商朝的间谍如何、渗透力如何,大家心中有数。第二,如何保证别的国家能百分百的不将我们的计划泄露?第三,商朝高手众多,我们想要潜入只怕不易。如何能保证一击必杀!这件事情,我们必然只有一次机会。”

气氛有些沉闷。大家都明白,这件事情绝对不能泄密!一旦泄密了,等待魏国的,很有可能是两颗、或者是四颗乃至更多的天火炸弹!

只有彻底刺杀李贤成功了,商朝才没有能力对魏国出手。也就是说,这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成功、而且机会只有一次!

这绝对是走钢丝,下方就是刀山火海的那种!或许别的国家不是没有想过刺杀李贤,但这件事情成功率如何?如何保密?况且,商朝肯定会有防范!

中书令王悦却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既然是臣提出来的,就让臣执行吧。如果……如果失败了,臣一力承担!”

第868章 封印松动

几天后,魏国中书令王悦在与赵国的一个使者交流中,似乎无意中说道一句话:假如没有商朝,或者说没有贤王,瀛洲恐怕会更糟糕啊,我们要感谢贤王。

大家都是人精,你这话单独听当然没有问题,但一个魏国的中书令单独说这句话,就有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问题大大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