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军备竞赛(第2/3页)

……

但是在商朝这里高速发展时,瀛洲各国却开始了紧张的军备竞赛!原因无他,就是商朝很“公平”的将技术卖的到处都是!而各国又看到了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就说新生的太乙国吧,如今就开始卷入了军备竞赛当中。

话说自从太乙国建立,果然如同商朝智囊预料的那样,急速膨胀起来。凭借深厚的底蕴和影响力、借助干旱的影响,短短时间内,太乙国就统一了方圆万里,甚至连肥沃富饶的寿椿林都占领了相当一部分。

但是到了这里,太乙国的扩张,开始受到阻碍了。

首先就是:万里疆域,几乎是一般国家的极限。范围再大,就不好控制了。

其次,周围国家,尤其是北方的几个国家、特别是寿椿林中心地带的几个国家,受到当初张全演讲的影响,大家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后来这些国家又或多或少的去商朝参观过,购买过相关的技术等等,有个别国家甚至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

如今这些国家一咬牙,又买了一套炼油设备等等,彻底完善了工业基础。

在这方面,太乙国比这些国家,至少晚发展两年时间。而在眼下的这个兼并战争中,两年时间可是至关重要!

此时,太乙国的朝堂上,大家正吵得不可开交。但是蔡思勉和武三思两人却老神在在的坐在太乙国小皇帝的两边,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已经入定。

小皇帝是太乙门的掌门大弟子‘义生’。此时,义生看着下方争吵的朝堂,已经没有了主意。想了想,义生只能向两边、两位曾经做过皇帝的人请教。

可是一转头发现蔡思勉和武三思两人在‘入定中’,义生就更加手足无措了。

好在,蔡思勉和武三思两人虽然闭目养神,但是灵识却遍布身周,能感受到周边的变化。当小皇帝转头看过来时,蔡思勉就睁开眼睛。

看到蔡思勉睁开眼睛,义生立即询问,“蔡先生,您看眼下这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蔡思勉看了看纷乱的朝堂上,缓缓说道:“陛下是指朝堂上还是关于工业发展上?”

“都有都有!”义生早就没有了主意,此时慌不忙的点头。

蔡思勉看了看朝堂上:“朝堂上的事情很简单,陛下让他们争吵,最终胜出来的,就是最好的意见。至于工业发展上的事情,一方面要看朝堂上最终的意见。另一方面……”

说到这里,蔡思勉将目光转向武三思,“另一方面,怕还是要借助右相(武三思)的手段了。”

义生微微皱眉,“蔡先生,你说朝堂上争吵的最终意见,就是最好的意见?可我怎么听着不对呢?我觉得,要是按照他们讨论的那样做,没有一个意见能真正的实现国家的强盛!”

蔡思勉看了看四周,看大家都停下来听自己说话,立即笑了。对小皇帝说道:“陛下,你觉得,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的强盛?”

“当然是……当然是……要要要将所有的科学、工业技术掌握在国家手中。”小皇帝年龄不大,权利心却不小。

周围正在争吵的群臣闻言,面色不好看;但此时大家都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蔡思勉。

蔡思勉笑了,“陛下,你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你一个人能掌握这么多技术吗?工业技术繁杂、种类繁多,各种技术要求不一。哪怕是商朝的贤王都不能一个人掌握所有的技术。陛下,您是皇帝,您要做的不是掌握技术,而是掌握人才。实际上,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向商朝借鉴。商朝的贤王将所有的技术交给了不同的企业来运作。结果,商朝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崛起于东方,甚至影响整个瀛洲的形式。”

小皇帝义生眉头皱的更深了。不得不说,皇帝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不是说身份高贵就能做皇帝,有些人天生政治绝缘。

其实蔡思勉有一个道理没有说明。‘朝堂上最终胜出的意见’,或许不是最好的意见,但绝对是——最符合国家各个阶层利益的意见!

国家想要治理好了,尤其是在这种类似于封建环境里的国家制度,首先要照顾的,是各个家族和集团利益,然后大家才会齐心协力。否则,这些家族绝对会给你扯后腿、能扯到蛋。

小皇帝不懂这些,所以才觉得朝堂上争吵的全都是废话。

不过蔡思勉的劝谏还是成功的。只要将商朝搬出来,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稍后,小皇帝又看向武三思,“武先生,另一方面的工业,要如何解决?”

武三思左手按到剑柄上,“抢!抢周围国家的!抢他们的技术、抢他们的人才、抢他们的资金等等!我们现在有一个优势,就是太乙门很多高手。我们这里的高手是远远超过周围国家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抢。在别的国家反应过来、联合起来之前,我们应该能抢三个国家!但也只能抢三个国家,这是周围国家容忍的极限。抢了周围的国家,壮大了我们的同时,也削弱了周围国家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