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五七章 论《器典》(第2/2页)

悟空道:“他们虽与我交好,但对天机棍却丝毫不知,还请师父指点。”

燃灯道:“土为基,木为引,火为介,水为终,辅以造化之血,金精即成,其余你去问他们吧。现在这天机棍缺木、缺水,也只半成而已。”

悟空情不自禁,将自己在通天河中使天机棍通过无形阵法一事说了出来,燃灯沉思良久,道:“那阵法,我看不见。”

“啊!”悟空以为燃灯无所不能,却不料他竟也有做不到之事。于是道:“为何只有使天机棍时才能渡此阵,这又是什么道理?”

燃灯伸手入怀,拿出一本书来,悟空一看这书,竟是《器典》。燃灯道:“这才是《器典》原本,你手中那本乃是拓本,原本上有些字,拓本上是看不见的。”

燃灯翻开书页,悟空只见如意天机棍那一页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天机之下,再无玄虚”。悟空不禁皱眉,这《器典》究竟是何人所写,他怎能料到后世之事呢?

燃灯又将《器典》翻到盘古斧那一页,只见这一柄巨斧栩栩如生,直欲跃纸而出,悟空仔细看这盘古斧,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自己好似在哪里见过这柄斧子呢?见过,还是没见过,是前生还是今世?一定见过的!而且就在今世,只是却记不清在哪里了。

盘古斧下亦有八个字——生于混沌,开天存地。这是什么意思?“生于混沌”四字自然易懂,盘古与盘古斧都是混沌所生,只是都说盘古斧开天之后便成许多碎片,各自又成法宝。开天存地?难道盘古斧碎裂是谣传,盘古斧仍存在世上么?“存地”,是不是存于地下之意?

燃灯又随意一翻,不知是凑巧还是故意,恰好翻到了九环锡杖那一页,悟空急忙按住,问道:“师父,这根九环锡杖可是唐僧手中的那根?”

燃灯道:“正是!”

“这根锡杖虽不俗,但与后面法宝差之甚远,缘何能排第十二位?”悟空问道。

燃灯摇摇头,手指九环锡杖下面几个大字,道:“单看此名便不俗,至于究竟如何,我也未见过实物,不敢妄断。”

九环锡杖下写的是——“造化连心杖”五个字,却无丝毫解释,悟空想了想,也不知其中含义。

燃灯合上《器典》道:“悟空,你是不是想问,这《器典》是自何处来的。”

悟空道:“正是,都说混沌之中,唯存盘古、鲲鹏、造化炉、七神猿而已,什么法宝丹药都无,这《器典》是何人所著,怎会知道后世有人会炼出这些法宝来?”

燃灯道:“这《器典》的的确确是上个会元之物,而且据老君讲,便在上一会元时,这些法宝也大都存在,绝非虚言!”

悟空不由得纳闷,两会元虽在同一空间,但其实已是天地更迭,差别何其之大。人常说“千古无同局”,用在这里其实也合适不过,若把制造法宝之人比作工匠,他心中所想、所用材料又怎会和上一会元一般无二?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燃灯道:“此事我也想了许久,开始只道这《器典》只是故弄玄虚,但一件件器典中法宝接连现世,却叫我不得不相信,这上面的法宝,绝非虚指。”

悟空道:“师父既然曾深思熟虑,想必知道答案了吧。”

燃灯道:“对错不论,我只发现,《器典》中大多现世的法宝,不是老君所炼,就是如来和泥犁所造,敢情这几个与上一会元有瓜葛的,按图索骥依样画葫芦,自然便显得《器典》玄之又玄。”

悟空道:“人皆爱寻捷径,若有前人留下现成物事,大多以为这便是天经地义的,不自主便会照样而为之,这也是天性。只是……天机棍却和他几人毫无关系,又是何缘故?”

燃灯呵呵笑道:“你说无关系便无关系么,纵使大禹当年寻不到这根地底金精,也总有人教他现世出来!”

悟空道:“难道天机棍此际在我手中,也是在他人算计之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燃灯摇摇头,道:“当年老君助大禹炼成此棍……”

悟空忽然想起,天机棍二次炼制之时,大禹曾经说过,“这金精因老君而开,又经他手而合,也算圆了因果”,当年大禹发现金精时,祝融不在身边,确是老君借了火种将此金精熔成四根定子。

由此看来,这天机棍却是经老君之手多些,既是如此,自己用起来也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