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岁赐(第2/2页)

王文瑞打圆场道:“陛下,胡人的时节和东瀛的使节都在外面,不妨宣他们进殿,听听他们说些什么,若是其中真的有什么阴谋,还需要小心防范。”

胡人使节就先被宣上殿来,依旧是要求跟大夏和亲,娶红袖郡主。这胡人使节精通汉话,极力美言替他们的雅木茶可汗美言,说他如何如何的有诚意。

潘王道:“若是真有诚意,雁门关外,大军压境,又是何意,难道打算以武力逼迫我们同意吗?”

“大人有所不知,塞外苦寒,不比中原富足,一到冬季,草场枯萎,百姓皆无衣食,侵犯贵国边境,实属无奈的求生之举,即便是我们可汗也没办法阻止。人心思安,谁人愿意让自家儿郎上阵拼杀。大夏天朝上国,地大物博,若能和亲互市,赐下过冬之物,我们大汗也愿献上牛羊马匹,化干戈为玉帛,永保长城内外,不起刀兵。”

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貌似很有道理,让人不由得幻想那样和谐和平的景象。

梁相国道:“臣以为有理,兵部每年花费深巨,而戍边将士,更是苦不堪言。现在只要取其中十分之一,赐给胡人,不让他们冻饿而死,就能免去刀兵,何乐而不为呢?”

许仙终于明白这些胡人的目的,并不止于为了和亲,更是为了骗取财物。大部分时候直接给钱确实比战争动员的花费要小的多。

原本的历史上,宋朝每年给北方少数民族所谓的“岁币”,也叫做“岁赐”,并不是宋真的没有一点抵抗之力,否则无论金还是辽,都可直接将宋灭国,也不用要这些钱,其中就有这样的考虑。

但在许仙看来,这种行径难逃“资敌”二字,那些俯首称臣的蛮夷,在国力衰弱时安静的接受宋朝的“赏赐”,在国力强盛的时候会悍然入侵,以取得更大收获。想以有限的资财,满足侵略者无尽的欲望,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