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走火(第6/7页)

有些时候,一些存世时间极长,却又问道无望的长老级人物,或是一些有大功于宗门,却意外受创,回复无望的弟子,也会以特殊法诀,入池化去肉身,行“鬼灵转生”之术,保得灵识不灭,转世重修。

当年,在北极,秦婉如怀疑李珣是经过鬼灵转生的弟子,其出处便在这里。

李珣脑中闪过这些信息,笑容也就越发苦涩。

这些条件对他来说,其实并不困难,鬼灵返生每年都有一次,以他在宗门内越发重要的地位,申请到其中闭关修炼,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他也没有忘记,就在两个月前,他才刚刚参加了这鬼灵返生大典啊!

也就是说,若他想去那里闭关,起码还要等上十个月!而按照水蝶兰的说法,他还能撑过十个月吗?

他脑中莫名其妙的,又浮起了钟隐的眼睛。

他心中一震,本来平躺的身子,猛地弹坐起来。

大气中“吱”地一声响,却是他体内充盈的阴火一个涨缩,竟将周围的大气排了个干净。若不是周围布置的禁法神妙,及时牵动气机,宣泄强压,这轩中的种种对象,能保全下来的,也没几个了。

李珣打定了主意,却不急着实施,而是又看向了水蝶兰,在她疑惑的眼神下,微微一笑:“好个‘同心结’!水仙子,你这一手使得极妙!”

这话听着像在调侃,但又不对,水蝶兰秀眉微蹙道:“你傻了?”

“不,我只是想说,既然我们百年之内,要相互扶持,互保平安,我今日,便拿一个秘密出来,聊搏仙子一笑!”

话音方落,他摊开手掌,虚空开裂,幽二的纤纤玉手探出来,将一枚玉器放在上面,随即又回返虚空。

水蝶兰目光扫过,立时猛吃一惊:“玉辟邪?”

李珣脸上神情不动,自顾自地将其配在胸前,这才开口道:“请水仙子为我护法!”

不等她答应,李珣便微瞑双目,骨络通心之术,应机而发,牵动寄魂转生的法门,便从膻中无底冥环之上,开始了质气转换的过程。

钟隐的无上修为叫人不得不佩服。

虽然他并不懂得幽魂噬影宗的法门,但这骨络通心之术,却天衣无缝地将质性迥异的两宗法门扣合在一处,且更解决了寄魂转生的法门里,仅有质气转换,而缺乏肉身适应的弊端,使李珣得以暂时摆脱走火入魔的危险。

而在此刻,又是骨络通心,给已近乎绝望的李珣,打开了一条新路。

幽冥阴火幽深暗昧,重的是个“变”字。

而灵犀诀修炼出的玄门真息,要的是“灵犀一点通天意”的精微纯厚。

此时,阴火珠生变,层层迭迭的阴火外放,累积相加,将他体内堵得“水泄不通”,已没了“变”的余地。在这个时候,以骨络通心牵引的寄魂转生术,则是在“质变”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变化。

当第一缕玄门真息转化出来的时候,李珣心中长吁一口气,知道自己暂时又有了活路。

一开始质气转化还有所滞碍,但随着玄门真息的渐渐壮大,无底冥环亦开始质性转变,逐步内敛凝实,化为金丹。

气机阴生阳降,逆转生死,自有一线灵机自金丹之核心处萌发出来,此时便是精气神三宝融会如一,破丹成婴之相。

当元婴化出,玄门真息的转化便呈百川归海之势,水到渠成,终于给几欲爆体的阴火腾出了宝贵的空间。

骨络通心之术又自发流转,也不用李珣费心,一时间转化不完的阴火,便在气机牵扯之下,浸入骨髓肌理,内敛收藏,再不见丝毫痕迹。

李珣肉眼微瞑,灵台清澈,落户黄庭的元婴睁开灵目,神光照彻五脏六腑、气窍玄关。处处骨胳、肌肉、血管有如眼前之物,清晰透彻。

心念微动,元婴之上气机散射千丝万缕,达至体内每一处角落,真息返还,旋又送出,连绵不断,生成了一个完美的大循环。

在某个玄妙时候,元婴灵目微瞑,旋又睁开,李珣肉身如斯回应,双目一睁,神光闪射如电,气机奔涌之际,一声绵绵细细的长啸远远地发了出去。

这一声啸持续了约半炷香的工夫,方渐渐止歇,李珣一跃而起,心中大快。

他早在五十年前,便迈入“化婴”之境,但也从那一日起,在玄门真息的修炼上,再没有什么质的突破。虽说修为日深,却始终无法达到“忽尔天门顶中破,真人出现大神通”的境界。

而在今日,却是因祸得福。

这转化过来的雄浑真息,虽说对修为境界没有太大帮助,但毕竟势头猛烈,竟然硬生生摧着李珣,迈出极重要的半步!

元婴与肉身气机契合如一,这已是真人境界的初步。

往后日子,只要能励志精修,元婴破顶还真,便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