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 第三集 丙 长霄夜雨 第五章 佛境(第3/4页)

正巧苏真夫妇与淡怒真人、姬别天先后上山,正在禅房里与无涯大师说话,在一旁一执大师和萧浣尘、屈痕也有陪坐。无涯大师一听师弟说起丁原元神消失之事,立刻面色大变,率着众人登上承天坛。

屈痕注视着丁原肉身,愕然问道:“方丈大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丁小侄的元神却是去了哪里?”

无涯方丈若有所思道:“阿弥陀佛,诸位施主,可曾看见头顶镂刻的一座星阵?若是老衲所料无差,丁小施主的元神便是进到这里头去了。”

众人齐齐抬头仰望,只见圆顶上镂刻着一幅丈许方圆的星阵,乍一看似乎也没什么特异的地方,连苏真凝目半晌也瞧不出什么蹊跷。

无涯方丈叹了口气道:“这承天坛如诸位所知,乃敝寺历代高僧参禅修炼的地方。如无怨师弟这般的佛学修为,十五年前也仅仅修炼到第二层而已,贫僧曾有幸于六年前登上顶层,在此参悟了整整三年之久,方始明白承天坛最大的奥妙,竟是在头顶的星阵之内。”

萧浣尘讶异道:“方丈大师,此话怎讲,难道说这座星阵才是承天坛真正的关键?”

无涯方丈摇头道:“其实,星阵仅仅起到一扇门户的作用,只有穿越星阵,到达隐藏在其中的‘大乘佛境’,才算是功德圆满。

“说来惭愧,贫僧虽有机缘进入大乘佛境,但只站在门口望过一眼,便知难而退。据贫僧所知,目前敝寺众僧中,能参透大乘佛境的,惟有一愚师叔。再往早说,便是一心师叔了。”

姬别天道:“这大乘佛境竟如此厉害,连贵寺的一恸、一执两位大师居然也未能参悟?”

一执大师摇摇头道:“姬施主有所不知,大乘佛境与敝寺的十八金身罗汉大阵,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考验的是众僧的佛法修为与空明心境。修为不到,固然进不得;修为到了,心有魔障,则是进去了出不来。”

他叹息一声继续说道:“老衲四十六年前也曾恃强逞能进过一回大乘佛境,在其中足足迷失了三个月之久。后来得蒙一心师兄亲自入内解救,方自脱险,否则,这一生一世,老衲的元神将永沉其中,不得脱出。”

苏真冷冷道:“老和尚你六根不净,心有魔障,这样的结果也不足为奇。”

一执大师非但没有动怒,反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苏施主说的不错。你这话若放在一两年前,老衲势必不忿,但自从云梦一战老衲败于丁小施主剑下之后,回寺闭关十余月,苦苦思索佛法真谛,终于有所小得,始悟出佛学真意。

“敝寺佛门绝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老衲自七岁剃度拜入先师门下后,便一心一意苦修诸般绝技,以盼他日能成为寺内第一人。

“可有谁知道,此举实乃缘木求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近两百年来,老衲修为虽堪称寺内众僧翘楚,可距离得悟大道却依旧遥不可及,更痛心者,这些年来连老衲的修为也变得迟滞不前,难再有突破。”

苏真、水轻盈、农百草等人神色微动,似乎隐约猜测到了其中关键。

姬别天却疑惑道:“一执大师,这是为何?”

一执大师苦涩一笑道:“这个问题老衲也疑惑了许久,直到月前才幡然醒悟到,原来敝寺的诸般绝技,不过是修炼佛学的表象,只有真正领会到我佛真经,才能将那些绝学发挥到极至。

“否则,纵是修炼成了,也仅仅只得其表而已。在这一点上,老衲实在不如一心师兄远甚。可惜他昔日的苦口良言,皆被老衲当作耳旁风,否则又何至于多走数十年的弯路?”

无涯大师等佛门高僧不约而同低眉垂目颂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水轻盈道:“大师所言极是,无论佛道魔俗,其实都重在心悟。今日轻盈有幸能得闻大师肺腑良言,于他日的修行着实有莫大好处。”

萧浣尘关切道:“可丁贤侄的元神又是如何进得里面去的?”

无涯大师回答道:“想来丁小施主当时正在参悟某种高深心法,物我两忘间元神出窍,为头顶星阵吸引所致。需知大乘佛境内皆为无数轮回幻象,人之肉躯不得其门而入,惟有元神一旦游离体外,便能触发阵眼,令其深入。”

无怨大师感叹道:“丁小施主实在了得,他周身为敝寺截经手所封,居然还能祭出元神,得入大乘佛境,实是教人叹为观止。”

淡怒真人微一皱眉道:“但麻烦的是,若如一执大师所言,丁原他进去还算容易,能否出来可就大成问题。而今一心、一愚两位神僧已故,还有谁能接引他脱身?”

众人面面相觑,暗暗揣摩是否该自告奋勇,忽然听见苏真说道:“苏某试上一试!”

无涯大师一惊,苏真的修为自不必说,可他毕竟是魔道中人,与佛门心性相差甚远,未必就是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