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曲 第三集 丙 牛犊初生 第九章 闯阵(第2/4页)

苏芷玉一边计算阵法,一边小心前进。

虽然她在九光灭魂阵中,同样分辨不出栖凤谷的具体方位,但依照阵理观测,理应位于九光灭魂阵的中央,这也合乎先前自高空所观的情景。

苏芷玉忽而直行九步,又退三步,忽而左行三步,又朝右连退九步,步法看似杂乱无章,却正合阵法之道。

一路上虽有幻象丛生,却未真的遇到袭击。

有时候明明看见,三丈外有一树木,迎面就要撞上,可不管怎么走,它总在那处,好像如影随形,保持着与两人三丈的距离。

有时一条溪水拦路,可真的踏了上去,却是实地,再等回头看时,水流已在后方。

此等稀奇古怪之状层出不穷,丁原渐渐见怪不怪,只抱元守一,随在苏芷玉身侧。

如此在阵中行了多个时辰,前方传来清冽水声,隐藏在光雾深处,看不真切。

丁原起初以为又是一条溪流,也不以为意,可走到近前才发现,居然是一道从天而降的瀑布横挂挡路,也不晓得有多少里宽?

苏芷玉站在瀑布汇聚起的碧潭边,沉思一会,又打量了一下四周情形,说道:“依照九玑天卦推算,我们入阵后,一共走了九百九十九步,正该是雷尽云生,火灭水起的变化更替。”

丁原以前也读过些关于九玑天卦的书籍,晓得那是上古达者九玑子传下的天算之书。

据说原文不过四千五百八十九字,六百三十七句,分为上下两册,暗合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之数。

然而这不过几千字的巨著,却字字珠玑,道尽天理玄妙,玄黄本真,为不世之仙书。

可惜其后渐渐失传,而众多转述研究者,亦无法恢复其精髓,惟传闻在天道一书的下卷中有全文收录。

苏芷玉所说的“雷尽云生,火灭水起”的道理,他也懂得,于是点点头道:“这么说来,出路还是要着落在瀑布上。”

苏芷玉颔首浅笑道:“丁哥哥说的不错,小妹正在想如何破解这水云之门。”

她莲步轻移,朝前走了四步,一只靴子已踏入潭水。

苏芷玉恍若不觉,微微停顿后,似计算了一下方位,朝着东北方又行了三步,正站在了一块山石上。

苏芷玉回过头来,朝丁原微微挥手道:“丁哥哥,你照着我的法子走过来。”

丁原依言,走到苏芷玉身边,低头一看,自己落足之处哪里又是什么山石?分明是一叶丈多长的扁舟,通体似是一片荷花叶,漂浮在潭水上轻轻荡漾!

再回过头去,什么妖氛红光全都不见,竟是一片风清月明的良辰美景。

又向前瞧,那匹练一样的瀑布,正中竟然豁然中分,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来,里面黑云吞吐翻滚,也不晓得深浅。

忽觉着脚下一震,荷叶扁舟无风自动,朝洞口驶去。

抵达洞口,苏芷玉与丁原迈下扁舟,踏在潮湿的青苔地上,耳朵里响起奇怪的隆隆声。

一阵阴风从洞中吹来,夹杂着令人欲吐的恶臭,苏芷玉不禁掩鼻屏息。

丁原抬眼冲里打量,只见黑漆漆的洞里,无数豆粒大的黄睛点点,闪烁着妖异的光彩,宛如鬼火一样星罗密布,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他功凝双目,两眼如寒星一闪,这才依稀透过重重黑云,看见那洞壁上挂着成千上万只黑羽蝙蝠,黄色的冷光便是从它们的眼中射出。

一下子见到这么多扁毛畜牲,丁原心中虽不畏惧也是一紧,想起神鸦上人的火鸦,与之相比,实在是小菜一碟了。

好在那些蝙蝠只栖息在洞壁上,也不发作,苏芷玉自然也已经看到,低声道:“丁哥哥,这是九光灭魂中的幻象所生,只要依照阵法通过,就不会有事。”

丁原嘿笑道:“这个鬼地方虚实莫辨,变化万千,除非炼就通天神目,不然和瞎子也没什么分别。”

苏芷玉叹息道:“九光灭魂为魔教镇教之宝,就算有天目照妖的修为也不管用。可恨我功力未够,否则直捣中宫,毁了那九盏魔灯,便无须如此麻烦。”

说话间,两人进退有序,沿着洞穴向里走去。

那洞穴蜿蜒曲折,有时豁然开朗,有时仅数尺宽度,那些黑羽蝙蝠,几乎都贴上身来。

苏芷玉聚精会神,一边前行一边演算,不敢走错半步,不然就是黑云灭顶之灾。

这次丁原也留心脚下步数,当踏出第三百六十九步时,异变突起,原本安静待在石壁上的蝙蝠猛的振翅群起,黑压压一片压向丁苏两人。

苏芷玉低声叱道:“闭起眼睛,千万别动!”

丁原闻言,立刻合起双目,就听耳边呼呼风啸,大地仿佛在不住摇颤,就像地震了一般。

足足有半盏茶的功夫,风声徐止,周围恢复一片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