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曲 第三集 丙 牛犊初生 第二章 下山(第3/4页)

丁原嘿嘿一笑道:“我是在这狗屁地方待的太闷,正好有个机会出去溜溜,你别把老道士和我扯在一起。”

阿牛心中奇怪,为什么丁原明明也牵挂师父,却嘴里又不肯承认?

看来,聪明的人想法,实在比自己多太多了。

阿牛想起姬雪雁和曾山,于是问道:“可我们都走了,雪师侄女和曾师叔祖他们找不着我们怎么办?”

丁原笑道:“曾老头不是自诩方圆百里无所不知吗,我们的行动怎么瞒得过他?他不过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至于雪儿,她要见不到我们自会去问曾老头,也不用担心。”

阿牛听丁原说的有理,心中一宽。

当下丁原道:“事不宜迟,你这就回去收拾一下,我们马上就走。”

阿牛“哦”了声,嘴巴动了几动,又问道:“丁小哥,我能不能带上大黑,我怕它一个人待在家里,没人陪会寂寞。”

丁原苦笑道:“我们是去找老道士和盛师兄的,可不是出去游山玩水,你带着它干什么?”

不过最终阿牛还是带上了大黑,他把大黑背在身后,说这样就不会添累赘,也不怕给走丢了。

丁原见状,哭笑不得,只好由他去。

两人祭起仙剑,双双朝北而去,要到辽州,找寻他们的师父和师兄。

谁也没想到,这么一去,却激起天陆无数惊涛骇浪,演绎出“七剑耀九州”的一段神奇传说。

阿牛驾着沉金,丁原驭着雪原,但见周围云海翻滚,耳旁呼呼生风。

也不晓得飞了多久,头顶心的日头渐渐朝西偏去,已是下午时候。

丁原冲阿牛叫道:“我们下去歇一歇,吃点东西喝些水,再瞧瞧到了什么地界,离辽州还有多远?”

阿牛应了,两人念动真言,体内真气徐徐回收,仙剑飞速渐缓,朝下方的云层降了下去。

穿过云层,丁原朝底下一打量,竟是山峦重迭,葱郁茫茫,也不晓得哪里有人烟?

他曾经读过徐客的《天陆地理志》,晓得翠霞山位于中州西南面,与辽州当中,隔着个燕州。

难不成这里是燕州的什么山脉所在?却不晓得是“白石山”还是“燕山”?

据说,燕山剑派也是天陆七大门派之一,雄踞北方,与辽州的冰宫诸派水火不容,干戈数百年。

随着高度下降,阿牛望见在一处山坳里,升起袅袅炊烟,连忙伸手指的叫道:“丁小哥快看,那儿好像有一个小镇!”

丁原道:“我们就去那里打探一下吧。”

两人在镇外收剑落下云头,却被几个镇民瞧见,皆以为是天上有神物降落。

众人见有彩光经掠,自是祥瑞之兆,无不奔相走告,赶到镇东的土地庙里烧香祷告,数日间,原本冷清的土地庙,香火顿时兴旺了许多。

就连已得六位千金的知县老爷,也都亲来献上香火钱,以求官运亨通,来年抱个大胖小子。

入得镇子,向一个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的老头问了才知,此镇名叫瓦窑,属汉州东边的衡城府怀水县,往西再有六百多里,就是云林禅寺。

那里可是天陆著名的佛门胜地,每年都有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不远千里从京城赶来朝拜,可比瓦窑镇的土地庙气派大多了。

不过,让阿牛和丁原感兴趣的是,那云林禅寺也是天陆七大剑派之一,虽说那些和尚多半用禅杖棍棒,把他们列在“剑派”里多少有点牵强,可千年以往都这么个叫法,也就没人多问了。

云林禅寺与翠霞派一东一西,虽同是七派翘楚,不过行事风格上,却大不相同。

由于当朝天子诚心信佛,又将佛教列为国教之尊,云林禅寺更是御封的三大国寺之一,民间的声威排场,可比翠霞派响亮许多。

因此,云林禅寺的弟子遍布天下,隶下庙宇成千上百,广布佛法于九州。

禅寺的方丈一心上人,更被百姓许为万家生佛,这也是淡一真人不能相比的。

这固然和佛兴道微有关,却和翠霞派向来低调作风密不可分。不过两家在仙法修为上,却是各有胜场,难分轩轾。

丁原知道自己和阿牛御剑朝北的大方向没错,可由于半空里,涛生云灭不辨南北,二人无意中偏离了正轨,竟往西北去了。还好半路下来问一问,不然到了天黑,只怕是要跑到天陆最西北的凉州了。

阿牛有丁原在身旁,也不担心这个,反正丁原比自己聪明多了,有问题他自能解决。

丁原看了看两旁街肆,问道:“阿牛,你有没带银两?”

阿牛道:“带了,师父以前交代过我,说山下买东西吃饭都要花钱,所以下山要先备着银子。”

丁原心想,总算老道士教了阿牛一点有用的东西,让他知道山下要用银子。

抬头瞧见远处有一酒旗高高挂起,上书“闻香知味”四字。那酒馆尽管不大,看起来也算干净,从里往外飘着一股酒菜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