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八爪鱼(第2/4页)

“幸好,叔叔出现了。”岩振华默默呓语。

岩振华在回忆,厨房里的南易倒是没有多想,他对岩振华没太大的功利心,只是因为缘分,既然遇上,捎带手帮一把,岩振华能成才反哺最好,不能也无所谓。

个把小时,弄出四菜一汤,把菜端上桌,南易叫岩振华洗手吃饭。

岩振华一上桌,大嘴一张,吐出龙卷风就把盘里的菜、碗里的饭卷进嘴里,两分钟一碗饭,十分钟五碗饭下肚。

看着岩振华又添了第六碗,南易不由蹙眉,他刚才已经有想到岩振华正处于吃死老子的末尾,他自己吃小碗,给岩振华准备的是蓝边白碗,想着吃上三四碗差不多,六碗太多了。

南易刚认识岩振华的时候,他正处于吃死老子的高峰,也没见他这么能吃。带着疑问,南易问岩振华,“我给你的生活费不够花?”

“嗝……”岩振华打了个饱嗝,说道:“够花的。”

“平时几天吃一次肉?”

岩振华害羞道:“我天天吃肉。”

南易颔了颔首,把岩振华从头到脚仔细观察了一遍,然后让天仙去叫严度。

没一会,严度就过来了。

“严叔,这小子吃第六碗了,你帮他看看,是不是练茬了。”

严度应声,上前给岩振华把脉、捏骨、摸筋、看牙口,一边检查一边和岩振华交流,等检查完毕,就对南易说道:“身体问题不大,只有一点暗伤,平时练得太勤快,消耗太大,最好能补补。”

南易稍作思考,说道:“严叔,明天早上你带他练练,然后给他开个方子。”

严度稍稍迟疑,回道:“好的。”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员却死得快,人体也是机器,使用频率越高、负荷越大,损耗就越大,功率自然会下降,使用寿命也会变短。

在高频率、高负荷使用的前提下,想要让机器老化的速度慢一点,平时就要勤添黄油,多做保养,南易说的方子是传武的精华所在,也就是“黄油”,这玩意谈不上多神奇,就是精贵,既精又贵。

严度离开后,岩振华继续狼吞虎咽,直到吃了七碗才放下筷子,心满意足的摸着圆鼓鼓的肚皮,好在南易做饭的时候多舀了几次米,不然真不够他吃的。

稍坐一会,岩振华主动收拾碗筷,南易听之任之,往沙发上一坐,调到无线台,等着《神雕侠侣》开始。

看了一集电视剧,吃完饭局的刘贞回来,南易便和她回了卧室,把客厅留给岩振华,免得他不自在。

第二天,吃过午饭,南易带着岩振华去传承公司。

传承公司旗下有传承便民子公司,在其旗下又有两个业务线,铃铃铃和来将。

铃铃铃是个大杂烩,从通马桶、开锁、木工活、泥工活、搬搬抬抬,百姓家里的活计几乎都囊括,除了办公室人员,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线员工很少,主要是给打零工的人员提供居间服务,抽头很少,利润控制在3%—5%之间,太低难以为继,太高违背初衷。

来将就是个外卖平台,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厉亥物色的经理叫何仁。来将业务分两大块,一块是居间业务,类似于印度达巴瓦拉,在饭店和食客之间架起一条配送桥梁,不收取配送费,只拿分成。

由于现在的餐饮业大环境很好,生意好、不愁客源的饭店对来将爱答不理,生意不好的,来将又不想与其合作,这块业务的发展速度很慢。

另一块就是单纯的外卖业务,自产自销自配送,业务模式不新鲜,纯属拾人牙慧。

外卖业务萌芽于唐代,据传是程咬金这位人精开创的这种生意模式,不管真假,反正唐代能点外卖是确信无疑的。

到了宋代,打破坊市分离的制度,就如同小区与夜市合并,无论在坊还是市,都能开店设铺,人员增加,自然对当时的饮食文化产生促进作用,食肆开始扎堆的开,“外卖员”也开始串店,食客可以同时要好几家店的吃食,比千年之后,点个蛋炒饭顺便带包一百块的荷花高级的多。

到了清代,流行画舫包宿,外卖都能送到船上,不仅是吃食,有时候活人也送。

到了民国,京城一带更是有了专门做外卖的店铺“盒子铺”,还发行代金券,鸭票、酱票等,也有打折红包,只要提人名就成,比如八大胡同的谁;另外还会有不少优惠活动,比如送上一张白鸽票,给食客一个中五百万大奖,走上人生巅峰的机会。

跳过几十年,到了1992年,京城这里开了一家京氏绿环送餐公司,只有外卖员和保温车,没有厨房和厨子,制作环节外包给了商业部下面的食堂,再具体一点是商业部下面的饮服公司,也就是一些不景气的国营饭店、国营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