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资本黑蝴蝶(第4/5页)

其次,庞大的创始人群体为硅谷银行的信誉做了背书,通过推销股东团队,公司有效地挖掘了市场并获得了客户的信任。硅谷银行客户经理在向潜在客户推介时,必定会介绍自己庞大的创始人团队。

一方面,股东的名誉提升了硅谷银行的品牌知名度,使银行更容易地获得客户的信任;另一方面科技与创投圈内人员联系紧密,通过股东的牵线搭桥,客户经理可以第一时间与企业创始人建立了个人联系,有利地帮助银行开发了市场。

最后,硅谷银行营销上的成功,根本上与公司管理层的身体力行分不开。硅谷银行管理层和员工是一群非常刻苦而且对工作富有激情的人,他们随时随地地卖力营销,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个新型银行的不同之处。

早在集资时期,银行发起人通过人脉建设和卖力游说,仅在45天内就完成了筹集500万资金的任务。而当时同样想做科技企业银行业务的竞争对手内布拉斯加科技银行,完成资金募集则耗时9个月,完全失去了先发机会。

另外,在企业形象展示上,公司管理层还会亲自上阵。与一般西装革履的银行家不同,在硅谷企业黄页上,管理层穿着工作洁净服,展现了公司的科技属性,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硅谷银行管理层从不错过任何一个结识风险资本的机会,在各个风投会议上都能看到他们演讲的身影,可以说哪里有风险资本,哪里就有硅谷银行。

硅谷银行在早期的业务布局采取“三条腿走路”的模式,“三条腿”分别是科技银行、商业银行、房地产银行。

商业银行无须多说,大多数银行都是商业银行,房地产银行指的并不是房贷,而是房地产贷款叠加持有证券中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抵押担保证券,这是硅谷银行的早期业务,而它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加州。

1990年前后,加州房地产市场衰退,房地产相关贷款和证券违约率飙升,硅谷银行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房地产市场寒冬的打击,在此之后,硅谷银行吸取危机中的教训,进行了全面的转型。

首先,企业战略重点中房地产银行业务被取消,房地产贷款占比很快下降到10%以下。

其次,硅谷银行全面转向专业化,将客户群体细分,重点服务硅谷银行具有优势的特定行业客户,其中既包括软件、生物医药等科技行业,也包括传统行业中的细分子行业,比如去年硅谷银行开始服务的葡萄酒产业。

不过在科技银行业务板块,硅谷银行的投资是比较保守的,只有当一家创业企业获得风投后,硅谷银行才会跟投,企业能从硅谷银行获得一定比例的贷款,通常是风投投资金额的1/4左右。

这样相当于提前利用风投的专业知识,筛选了一遍有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事实上,在过去的十来年时间,首富伟业被动充当了硅谷银行的明灯,被硅谷银行摸着头过河。

硅谷银行这种保守的做法,虽然能较大程度地保证资金的安全,但是也让硅谷银行错失最大的回报。

这个弊端,硅谷银行自然能发现,所以这两年,它的业务又开始调整,把风投和资本纳入了它的客户目标,为两者提供融资服务。

去年,美国通过的《里格尔尼尔州际银行业务和分支机构效率法案》允许金融控股公司收购在任何州的银行机构,正式废除了1956年关于阻止金融控股公司在多个州拥有银行机构的《道格拉斯修正案》,这为在全美范围内设立跨州的银行机构打开了大门,也为大银行跨州合并打开了方便之门。

硅谷银行借着这股东风,也踏上了扩张之路,硅谷银行追赶风投机构的步伐,准备完全覆盖美国所有的创新型城市。

名媛资本,资本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列数它的战绩,好像一点都没有,虽然它投资了已经改名为亚马逊的Cadabra、雅虎、网景、真实在线、亚当搜索引擎等新兴网络公司,但除了网景上市在即之外,其他公司只能说前景看起来不错,是不是真的不错还有待观望。

从战绩方面来说,名媛资本真不够资格列入新星的行列,可谁让它的股东个个不简单,乍看一下,美国是法治社会,些许小事首先想到找律师解决,而不是找关系疏通,但是内里,其实还是关系型社会,好买卖只会落在“自己人”头上。

名媛资本长得面善,招人喜欢,走到哪里都容易被当成自己人,一个香饽饽,谁又不想吃上一口,正好,硅谷银行对名媛资本就很感兴趣。

波士顿,一栋名媛资本充当办公室的别墅草坪上,正在进行一场自助酒会。

不管是风投还是资本公司,罕少会拿自己的钱用来投资,一般都是募集资金,利用别人的钱来生自己的钱,名媛资本亦是如此,眼前的自助酒会就是为了募集资金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