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操作很骚(第3/4页)

为了感谢并继续期盼儿子的护佑,蔡琳芬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天富花园。

应该说蔡琳芬在老友指点下果断决定投身房地产业并没有错,房地产业较之餐饮业有着更高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房地产业的经营比之餐饮业的经营,其复杂性、管理难度都要大得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要高得多,而资金的筹集、使用、运作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绝对来不得半点含糊。

天富花园项目上马后,除了设计找了专业的设计院,天天地产大几十号员工里居然没有一个具备房产开发的专业知识,且所有员工都和蔡琳芬沾亲带故。

蔡琳芬要投入地产行业之前,“蔡琳芬要搞大了、蔡琳芬要发大财了”的八卦就在亲戚之间传开,大家都想着过来分杯羹,正好蔡琳芬也是个“老好人”,谁想来都可以来,都给高工资。

蔡琳芬那帮亲戚都是沪海小市民,没有一个和生意沾过边,更别提建筑知识,或许让他们团结协作,垒个灶台还是可以的。一帮乌合之众组合而成的天天地产,会把项目运作成什么模样,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出来。

造价将近4亿元,价值超过5亿元的天富花园项目,居然荒唐到连一份开发工程概算、预算都没有,完全是脚踏香蕉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于是,仅仅两栋高层地块的动迁勉强完成,蔡琳芬历时多年辛苦积攒下来的2000万自有资金已然告罄,动迁成本比正常情况超出数倍。

接着,蔡琳芬将整个项目楼盘拆零,分别向12家银行机构抵押贷款,其中包括欺骗性的重复抵押。由于天富花园地理位置极佳,增值潜力巨大,因此银行机构十分看好,对天天地产的贷款申请审核也不甚严密,一些重复抵押的花招都“未能”识破。

以致蔡琳芬手下的那些财务人员各显神通,居然贷到了超过项目总造价的4.6亿元巨额贷款。

在沪海房地产开发普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蔡琳芬的贷款业绩,亦即融资能力使她自己飘飘然起来,以为开发天富花园将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库。资金充足本是房地产开发的福音,但对蔡琳芬来说,却是一记丧钟。

由于资金充足,蔡琳芬变得大手大脚,公司的各种支出虽由她一支笔签字,但她从不认真审核,而是大笔一挥,根本不屑于看数字,也对用途漠不关心,给单子就批,爽快得很。

她手下的财务人员利用她这一特点,纷纷为了方便自己,以及搞好与银行的关系,大量开设各种账户。

于是,足以让整个项目建设竣工的4.6亿元资金,在两幢高层尚未造至一半时便已使用殆尽,连蔡琳芬自己都不敢相信造价会如此昂贵。

可是自己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喝下去,因为她根本没能耐去查清这些资金在使用中存在哪些黑洞,更何况手下的员工都是皇亲国戚,叫她如何板得下脸来?

南易听到黄榭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万分可惜,要是他早注意到蔡琳芬,从坏群众小组派个人到天天地产,完全可以合理合法地套走一个多亿,错亿。

资金告急之下,蔡琳芬只有发动手下四处活动,企图从银行再贷出款来。可是,蔡琳芬名下已无不动产或开发项目可作抵押,也没有任何一个有实力的企业肯为其做担保,而且,银行也已调整放贷政策,对普遍不景气的房地产业紧缩放贷,对贷款申请审核是前所未有的严格。

蔡琳芬绝不愿束手待毙,骑虎难下的她发誓:就是饮鸩止渴,也要把楼盖上去。

她的誓言传到了一些拥有剩余资金,且耳目清明的企业高层耳朵里,它们纷纷向蔡琳芬伸出援助之手,即手拉手贷款。

蔡琳芬这个婆娘不是人,真是九天仙女下凡尘,她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发动员工四处寻找“手拉手”的对象。于是,在短短的10多个月时间里,天天地产先后向220多家企业借到了5.6亿元巨款,其中有1.2亿被砍了头。

其中一些精于此道的企业在扣除高利息的同时,还要求天天地产拿出商品房的单元产权证抵押给他们。

又是4个多亿的资金汇进了天天地产的账户,这可是足够再造一座天富花园的巨款。天富花园的总价值不过5亿多元,可天富公司的贷款、借款已达10.2亿元,这5个多亿的亏空,到期后蔡琳芬该如何偿还,又该拿什么去偿还呢?

这个难题,南易估计蔡琳芬在决定手拉手之前就想到了,她就属于临死拉垫背的人,走投无路,她能做的就是骗一天算一天,楼继续盖,又把每天都当成末日来相爱。

手拉手之后,蔡琳芬在天天地产养了两个相好,每人每个月5万块的工资,其他吃喝拉撒又都签公司的单,等于工资一分不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