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下克上(第3/5页)

南易看着宿舍的方向,嘴里滔滔不绝,“还有心理疏导室,不能只等着工人主动上门,一线的管理人员平时要多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不太对的工人,要强制安排他们接受心理疏导。”

“大老板,王董平时很注意消防和工人的心理建设。”

“比现在的重视要更重视一点。”南易强调了一句,又问道:“职工委员会怎么样了?”

郑曼丽笑道:“和大老板你当初预想的一样,职工委员会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先是公款吃喝,然后巧立名目中饱私囊,1990年,又有两个委员卷了委员会的钱跑了,到现在还没找到人。”

“呵,现在呢,工会对接进来了吗?”

“1992年,党支部建立以后就向上一级工会提出书面申请,年中的时候,燕尾蝶的工会就成立了。”

“挺好,有些事情还是要国家单位来做才让人放心。肚子有点饿了,就近找个小食堂吃点。”

燕尾蝶在补贴性质的大食堂外,又成立了小食堂,其实就是在大食堂里隔出一些隔断,租给外人做一些小吃的生意,既可以给工人多一些饮食口味选择,也可以创收。

“这里离第七食堂比较近,里面的湘菜馆老板手艺很好,刚刚又来了一批湘莲和鱼头。”

“有口福了,冰糖湘莲、剁椒鱼头都是我爱吃的菜。”

吃过饭,南易又去幼儿园、诊所、医院、电影院等近些年新增的配套看了看,随着厂镇里人员的增长,配套也越来越完善,为了避免背上太过沉重的包袱,除了食堂会进行补贴,其他的配套都需要独立做到收支平衡,最好是略有盈利。

虽然有盈利的要求,但对工人们来说依然非常实惠,不少配套并没有单独注册成独立法人,都挂在燕尾蝶名下,不需要缴税,收费自然也不会太高。

去过电影院,郑曼丽又带南易去了南边一片比较空旷的区域,在一片挖出来的池塘边,左边有一个奶牛养殖场,右边有一个禽类养殖场。

“大老板,这里养了三十头奶牛,每天产出的牛奶优先供应幼儿园,有多余的再供应厂办的中高层和关系比较近的商家,比如陈记,几乎每一天都有几十个工人过生日,厂办需要在陈记长期订蛋糕。”

看着牛圈里的奶牛,南易问道:“荷斯坦奶牛在这里一年可以产多少奶?”

“9吨左右,大老板,奶牛送过来的时候,有一份说明书,说这些奶牛一年可以产出20吨左右的奶,饲养员……”郑曼丽的话戛然而止。

南易摆了摆手,“那是极限产奶量,涸泽而渔的做法,你看的那份说明书是给买奶牛的客户看的,为了让奶牛能卖上价。这里弄精料不方便,奶牛的营养没法保证,一年9吨的产量已经不错了,产量再高,就没必要自己养奶牛,不如直接从外面买牛奶。”

燕尾蝶这里的奶牛饲养员是神农南粮委派的,过来探索非牧区高营养奶牛养殖方式,并核算成本,目的是给将来鲜牛奶直供业务打前站。

郑曼丽问道:“如果精料有保证呢?”

“最多提高两三吨,再多也不行,需要考虑奶牛的心理承受能力,奶牛和孕妇其实差不多,如果孕妇心情不好,精神压力大,会通过脑作用影响到垂体,从而影响到催乳素的分泌,导致母乳分泌不足甚至断乳,同时也会影响奶水的质量。

想要喝到高质量的牛奶,就不能让奶牛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太大,要让它们心情愉悦,吃好睡好,每天散散步听听音乐,偶尔再让它们和帅气的公牛约个会。”

“咯咯咯……”

看完奶牛养殖场,又去看禽类养殖场,说是禽类养殖场,其实养殖的主要是下蛋鸡,同样也是优先供应幼儿园,一瓶奶、一个蛋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雷打不动要有的。

看完禽类养殖场,又去北边参观豆浆生产厂,恰逢一锅土法豆浆出锅,南易喝了一碗,一勺酱油、一撮葱,豆浆碰到酱油立即变得浓稠、浑浊,一点都不清澈。

土法到底是土法,生产工艺没有十几年后先进,豆浆的残渣过滤不干净,不会只剩下糖和水,差评。

问了一下制作工人,一斤豆子只能出五六斤豆浆,更是差评,产出率太低了,整个厂镇一天至少要供给5吨豆浆,这就是1吨豆子啊。

东转转,西瞅瞅,转眼时间就到下午三点多,王丰泰回来了,人转移到王丰泰的办公室,先互相问候下家人,然后进入正题。

“现在有几家外包?”

“五家。”

“找他们聊聊,问问谁想成立加工厂,我们提供订单、技术、资金、人员扶持,进燕尾蝶未满一年的外派工人都可以带走。”

“大老板,你想订单二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