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9章 忽然冒出的点子(第4/5页)

等面上了之后,南易尝了口,感觉面的味道不如上回,有了不太明显的退步,再有下回就不用来了,店老板的初心已然丢失,剩下的只能靠食客的口味惯性、乡愁,以及面本身的廉价糊弄本地人,沦为外地人不会懂的美味。

有的区域化,无法传播到外地的美食,若是笼统地说,都可归入只符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但是还可以对其进行细致的归类,一种就是口味的惯性,停留在味觉,一种就是精神上的,可以叫做乡愁。

乡愁,并不是身在异乡之游子的专利,只要心在漂泊,自然就有了乡愁。

仿如爸妈在,家就在。

吃着面,南易心里咀嚼着“乡愁”二字,片刻惆怅,又思考着如何才能把张生麻辣烫做成八五至当下这区间生人无法割舍的乡愁,刻在他们记忆里的儿时味道。

“大手牵小手,大碗添小碗,张生麻辣烫,两个大碗,送一小碗。”

随着一句广告词的初稿提炼出来,南易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草案,并且有一个被他遗忘的点子忽然又冒了出来。

“浩辉,查一下日本和南韩有没有关于一种新照相机的专利……”南易拿出电话,打给钱浩辉,在电话里把大头贴给对方描述了一下,“私事,我加钱,尽快给我结果。”

大头贴的工作原理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一个高清摄像头,一台烂电脑装上一套拥有挑选照片模板、放大缩小功能软件,一台喷墨照片打印机组合在一起,再找个木匠打个壳子套上就齐活了。

只要三天时间,试验机就能组装出来,关键是创意,如果专利还没被注册,可以一边递交注册申请,一边打造实物。

如果已经注册,没说的,去还没注册且有市场的国家抢注,一边抢注,一边谈专利买断,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那就蛮干,等着打官司——要么打着打着公司没了,要么讨价还价少赔一点,要么干脆朝赢的方向打,不管如何,官司至少打它个三五年。

挂掉电话,南易在脑子里把事情捋一遍后,对陈文琴说道:“打给志平,告诉他找个道友注册一家叫QuickPhoto的公司。”

“好的。”

吩咐完,南易又把电话打给了林光伟。

“光伟,有新买卖,你找人做一台……”南易又给林光伟解释一遍大头贴的原理,“软件你不用管,动作要快。”

“你这次不是卖点子?”

“不卖,你那边定下摄像头型号,就打这个号码,6056531,唐来娣,我重复一遍,6056531,唐来娣。先把活干好,账怎么算后面再说。”

南易接着又打给了金道胜,吩咐对方准备注册专利,打给唐来娣,让她去抓壮丁开发软件。

一圈电话打下来,南易的面已经凉了,他忽然有了点负罪感,只是为了几千万,或许会上亿的利益,居然辜负了一碗抻面,不应该啊,真是不应该。

呼啦啦,快速把面扒拉光,南易走出面馆,又把电话打给了冼为民。

“为民,会社有没有286电脑的库存配件?”

冼为民听到南易的话,顿时暴跳如雷,“扑街,你这个问题让我怎么回答?你觉得我一个会长有闲工夫关心这种问题?”

“得得得,知道你忙,让你秘书把负责这一块业务的负责人号码告诉我。”

冼为民:“我的秘书也不会关心这种小事,你直接打给日鹤会社的宇田正雄,半导体的二手回收业务是日鹤会社在经营。”

“少跟我抬杠,你秘书要是不知道,可以递交辞呈了。”

冼为民:“我在参加宴会,等下我让秘书给韩振赫打电话。”

“陈文琴。”

“好。”

再次挂掉电话,南易又把整件事情捋一捋。

大头贴机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复制出来,等机器一上市,用不了几天,华强北应该就会出现山寨机,在国内,这是一阵风的生意,暴利期不会太长。

华国去年刚加入专利合作条约成员国,又是“入世”的关键时期,以日本人的名义注册专利,官司有的打,到时候若是卖机器赚得不多,可以考虑挑几个家底厚的跟风者打官司,多少榨点油出来。

机器和软件分开卖,机器卖一万五六,软件卖六七千,整机的售价控制在两万四之内,给渠道留三四千的大利润,生产端的利润少留一点,一万三四的毛利就差不多了,薄利多销,在国内卖过万台就应该物色买家把整个生意打包卖掉。

“文琴,打给冼为忠,让他推荐一个保健品领域的地推人才,跟他说,不是招人,是找合作伙伴,需要有资本垫资建立渠道。”

“明白。”

严阵以待的陈文琴愉快地拿起电话又打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