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2章 镇国十八罗汉(第2/5页)

厉仪征不置可否,仿佛什么都没问,按照他的节奏继续说道:“我们这次去奉天不会和当地政府接触,一下飞机直接去东北机床厂。南易,你对东北机床厂有了解吗?”

南易若有所思地颔了颔首,“老师,太详细的我不太清楚,我只是在奉天市井之间听到过一点关于它的消息。”

“没关系,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厉仪征和颜悦色地说道。

“我知道东北机床厂的前身是日本三菱财团的一座矿山机械修配厂,在解放之前,工厂自身就有一批熟练操作机械的老工人,再加上日本为挖矿而采购的大批机械,都为红色无产者的设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东北解放后,这座工厂就回到了我们手里,只不过那时候工厂里有价值的机器都被苏修给运走,留下的设备残缺不堪,除弹簧场可以复工生产外,其余各制造厂厂房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几乎没有一台完整设备,根本无法生产。

后来由于巴统的成立,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对我们实施了臭名昭彰的铁幕计划,反而让自强不息的我们走上了工业自强的道路,我们披荆斩棘、百折不挠……”

厉仪征打断南易的话,说道:“南易,不是让你上台作报告,简洁一点,没必要的句子省略掉。”

“好的。”南易砸巴一下嘴,脑子里理了理,接着说道:“五十年代,苏修援助我们,东北机床厂按照莫斯科红色无产者机床制造厂模式进行设计,在当时东北机床厂是除苏修之外,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先进的机床厂。

1955年,经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合格,正式投产。

自从投产之后,东北机床厂创下了很多个第一,全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机床等等,红色无产者自主研发的华国第一款车床还被画在了人民币上。

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这三十年是红色无产者的辉煌时期,它撑起了国内机床领域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我1992年去奉天的时候,就在一家饭店里听几个工人说起红色无产者已经不景气了,具体怎么不景气,我不太清楚。

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东北机床厂和镇国十八罗汉中的另外三家合并成了东北机床股份公司,从去年开始,我们国家打响进入WTO的前哨战,进口机床关税下调,国门打开,国内中高端机床市场被国外技术更先进的数控机床企业攻破。

市场开放,更灵活的民营企业则在低端市场发力,老师,不瞒你说,前不久我刚刚制定了一个投资国内机械行业民企的计划上报董事会,已经批复了,第一期六千万美元的资金已经在调集当中。”

“呵呵。”厉仪征轻轻一笑,“镇国两个字加得好,十八家机床企业的确可以说撑起了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说镇国也不为过。南易,你看好国内民企在机床领域的发展?”

南易点点头,“从单纯的资金投入和回报的角度来说,是的,我看好民企在机械领域的发展,民企更能吃苦、更灵活,也更具备服务精神,会按照客户的需求去改变自身。”

厉仪征:“那你觉得民企可以支撑起国内的机床行业吗?”

“老师,双腿残疾的运动员只能参加残奥会,不能指望他去破夏奥会的世界纪录。国内民企先天身体残疾,后天心理残疾,很难大范围出现科技型的龙头企业,和科技沾边的行业,没有一个能靠民企支撑起来,重担还是要落在国企身上。”

厉仪征:“既然你清楚,为什么不想着把资金投到国企?表现不堪的只有小部分国企,大部分还是能保证你拿到丰厚的回报。”

南易心里权衡了一下,还是给出了一句实话,“老师,国企的人事关系太过复杂,资金落地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目标企业做背调,资金落地后,又要派人进行监督资金用在它该去的地方,人力、时间、资金成本都会很高。

绿核发展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外的基金,需要对基金负责,每年要保证资金能创造出一个最低收益,做到这一点,只能让资金的主人不会责怪,但并不能让他们满意。

对我个人来说,做到这一步,只是证明我有资格坐在现在的位子上,可以拿到底薪,想拿奖金、分红,必须创造出一个更可观的收益。

如果某一年我仅仅能拿到底薪,那我立即就会被动进入待观察状态,未来半年仍没有做到改善,等待我的就是解雇信。

有了被解雇的经历,我的履历会变得很难看,根本不可能再找到下一份相同待遇的工作,只能降下去,从下面重新开始往上爬,也许一辈子都爬不回现在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