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0章 布局,又见布局(第4/5页)

从对症方面来说,这不算忽悠,小感冒吃点维生素片增加免疫力,挺挺也就过去了,只不过从药店的角度来说,维生素利润更大。

有一个牛人叫莱纳斯·卡尔·鲍林,他是当前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涉足物理学、结晶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跨界大师;他是唯一的一位两次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获奖人;他被爱因斯坦称赞为“真正的天才”。

鲍林无疑是每个化学家的偶像,尤其是搞理论化学的。可是当他想作为一个药剂师向患者开出维生素C的处方时,他无疑得到了美国医疗界极强的抵制和嘲笑。

鲍林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于1970年出版了《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书中认为:每天服用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维生素C可以抗病毒。

这本书受到读者的赞誉,被评为当年的美国最佳科普图书。

可是医学权威们激烈反对鲍林的论点,有的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维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的观点;有的说这对预防或减轻感冒没有什么用处。

权威部门也纷纷表态,例如美国卫生基金会就告诫读者,每天服用1000毫克以上能预防感冒的说法是证据不充分的;美国医学协会也发表声明,维生素C不能预防或治疗感冒。

只有个别医学家及几百位普通病人用自身的经历支持鲍林。

鲍林身陷重围,攻击他的人说他根本不是医生,没资格来谈论维生素C防治感冒的问题;还有人干脆把他讥讽为江湖医生,或说他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是江湖游医式的宣传。

尊重他的人则叹惜他晚年不安分,说他完全可以安享荣耀,可他非要闯入医学领域,而离开他自己的化学主流太远。

然而,鲍林不管这些。

1979年,他和主任医师卡梅伦博士合作出版了《癌症和维生素C》一书,建议每个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建议癌症患者尽可能早地开始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以此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手段。

按照两人的说法——他们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将十分显著地改善癌症治疗的结果。

但是,权威们更不相信这种观点。鲍林先后8次向国家癌症研究所申请资助,以便通过动物实验作进一步研究,可这位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每次申请都被否定,他只能靠“许多人资助”来工作,资助人里就包括第三生物制药。

即使如此,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还是声明:维生素C对癌症没有价值。

1985年,鲍林又写了一本有关健康长寿的书。他在谈及“一种提高健康水平的摄生法”时,介绍了12项具体步骤,第一项就是:“每天服用维生素C,6克至18克,或更多,一天也不要间断。”

他认为这种摄生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增补维生素,他自己则是个多年的身体力行者,1985年他写这本书时,每天服用4片营养物质加上18克维生素C。

鲍林认为,不管你现在年龄多大,每天服用最佳量的维生素都是有益的。他还提出论调:从青年或中年时开始,适当地服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一些健身运动,能使寿命延长25年至35年。

如果已进入老年,服用适当的维生素并进行一些健身运动,可以期望使衰老进程减慢,延长寿命15年或20年。

随着医学界争论的愈演愈烈,维生素C在医学上的作用越来越被肯定,但是剂量上整体还是趋向小剂量,既几十毫克左右。

别人不信鲍林的大剂量理论,但是南易愿意相信,因为他亲自体验过维生素C的大剂量,不管大剂量是否如鲍林所言有那些好处,起码他清楚,维生素C肯定会走到大剂量的正确道路上。

维生素C初级产品利润微薄,国际上大部分制药企业都不愿意去碰它,大部分的产能都集中在华国,借着汇率,华国药企生产维生素C利润还过得去。

终端服用按毫克计量,初级产品出厂按千吨计算,可想而知,一旦终端需求量增大,二次加工的利差有多大。

如今医学界对剂量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形势正缓慢地往大剂量方向倾斜,所以,南易才会选在这个节点上布局维生素C。

建立生产线、建立维生素C品牌,既建立自己的产能,也用长期优质供需合同绑死其他大部分产能,苦熬几年,拼着把过剩的维生素C往海里倒,慢慢把品牌影响力做起来,一步步熬到大剂量捷报传来的那天。

王母果业要在这里建立水果生产与包装厂,既做中转贸易,又做墨西哥水果的出口,树番茄、黑樱桃、仙人掌果等。

女娲牧业和姜尚渔业会进行合作建立一个宠物粮品牌“EASYBOY”,之前,不管是肉类的下脚料还是鱼类的下脚料,神农南粮都有在往宠物粮企业供应,宠物粮市场的情况基本摸清楚了,也到了该进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