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7章 墨西卡利非常安全(第3/6页)

“是的,查理,我在跟你说话,帮我去买杯奶茶,哦,Please!”白人少年面带嘲讽地说道。

“No Pro……”

一个单词还没吐囫囵,南易已经抓起桌上的烟灰缸,箭步上前,左手高高抡起,咣的一声,烟灰缸砸在白人少年的脑壳上。

只是一下,白人少年立即瘫在地上,动腾不得。

南易看了一眼烟灰缸,见上面没有沾染到血渍,随手把烟灰缸往虎崽的方向抛去。

虎崽接过,顺手放进背着的包里。

俯身低头,南易看着地上的白人少年,平静地说道:“你应该感谢你爸爸前几次都射在墙上,没让你太早来到人间,如果你早降世几年,也许你就不用挨这一下。”

介于白人少年的年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的样子,南易并不打算小题大做,这才会自己出手,把事情轻轻揭过,至于他为什么会有此一举,原因就在于白人少年的表情和“查理”这个名字。

七十几年前,大概20年代,美国有一个作家叫比格斯,他在檀香山度假时听到了一个关于华裔警探张阿平出色侦破案件的故事,这激发了他的灵感,让他创作出经典的华人警探“陈查理”的故事。

小说一经推出,便一炮而红,卖到脱销,于是,他再接再厉,又以“陈查理”为主角写了另外五部小说,每一部都非常畅销。

陈查理系列小说的畅销引起好莱坞的注意,1926年,陈查理初登银幕就大获成功。此后,电影公司不再满足于仅仅改编比格斯的小说,继而在接下去的30年,以陈查理这一人物形象制作了47部电影和39集电视剧。

50至6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陈查理走入了千家万户,在读者和影迷中的影响更加深远。

虽然在影视作品中陈查理是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但很多华人认为陈查理身上的谦恭和絮叨,看着像个唯唯诺诺的老管家,完全是一种西方仆从的象征,简而言之,陈查理是代表正义一方的“奴才”。

这种看法并不只局限在华人身上,三四十年代的很多白人也抱着同样的看法,“查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白人故作彬彬有礼之下对华人的蔑称,犹如对着一个妓女说“你真纯洁”,讽刺意味异常浓郁。

更恶心的是,这是一种可以随时转换行为属性的软钉子,比“黄皮猴子”这种可以直接判定为歧视的蔑称更令人憋屈、犹如吃屎,因为陈查理是正面形象。

如果在国内有人指着南易说他像孔子,即使他明知道对方在讽刺他,也不方便当场就发作。

“他说我像孔子,所以我揍了他”,这个说法走到哪里好像都不能占理。

南易冲白人少年说完,又抬头看向奶茶店大门外站着的白人少年伙伴,“把你们的朋友扶走,下次再要打赌,选一个好对象。”

眼下的情况,南易很容易就看明白是三个无聊少年之间的打赌游戏,他还隐隐约约闻到了一点阴谋的味道,地上的白人少年很可能被大门外的那两个给设计了。

不过管他呢,被当作发动阴谋工具的南易可没有兴趣辨明真相。

看着白人少年被他的“朋友”扶走,南易坐回自己的位子,迎面撞上了埃迪斯·贡萨雷斯已经准备好的揶揄:“亚当先生,你刚才说你的胆子很小。”

“我并没有撒谎,我的胆子的确不大。外面已经没有那么热了,我们去下加州自治大学的博物馆,我想去墨西卡利展区了解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

“好的。”

在墨西卡利的第一个白天,南易大半时间都在博物馆度过,深入了解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墨西卡利是一座很年轻的城市,一部城市发展史,半部与华人有关,但是最终华人并没有吃到这座城市最大的红利,这里的唐人街只比其他地方的好上一分。

这里的唐人街经营着百多家中餐馆,来到这里的游人都喜欢吃中餐,中餐俨然成了这座城市的美食名片,许多美国人、墨西哥人都会慕名前来品尝华国美食。

南易两人离开博物馆,到达唐人街的主街道华瑞兹街,时间已经来到晚上的七点多,夜幕降临,牛鬼蛇神出没,街面上不少人的腰间鼓鼓囊囊,有的稍作掩饰,有的直接把枪明晃晃的亮着。

娘娘腔小队开始贴身跟随,一半人手里拎着公文箱,一半人手里拎着背包,不管拎着什么,里面藏着的东西都一样。

瞄一眼街道两边的招牌,可以看到中文还是按照过去的从右到左排列,而且死扣“龍”字,南易看到“龍珠酒家”,也看到了“龍楼酒家”,其他的诸如“飞龍”、“天龍”应有尽有。

埃迪斯·贡萨雷斯尽职的扮演导游的角色,不时地在南易耳边介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