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5章 谁是庄家(第4/5页)

“是啊,好不容易淘换来的,南爷您喜欢?”李祥荣脸上表情古怪的说道。

南易乐道:“行了,慌什么,你知道我对古玩就是个棒槌,不会夺你所爱,我只是突然想到,我儿子跟着他爷爷在学写字,应该给他踅摸几个字帖,帮我留意一下,收几个好的回来,未必需要名家作品,只要字漂亮就成。”

“南爷,这个好办,字帖这个物件收藏的人不多,只要我出去转一转,很容易就能收一沓回来。”李祥荣心情转瞬轻松的说道。

“那就拜托你了,去沪海的时候,你顺便带过去。”南易站起身,说道:“你忙你的,我去外面看看,《点石斋画报》还缺几页,看看能不能找到。”

光绪十年(1884年),《申报》出版了新闻连环画《点石斋画报》,内容涉及当时的时政新闻、随报赠送等,南易当初带着南无为买连环画的时候无意中买到了一些,有缺页,一个新闻只能看到一半,今天既然来了潘家园,正好找找。

“南爷,别费劲了,您要的这玩意不会出现在这里,您还是上卖旧书的那几条街看看。”

“没事,找只是附带,主要是逛,兴许捡个漏什么的,别送,你忙着。”南易摆了摆手,自顾自走出茶室,穿过新荣斋的店堂,来到外面的街上。

潘家园的鬼市文化依然存在,真正的行里人还是喜欢凌晨两三点出没,不过,鬼市一改当初的偷偷摸摸,现在换了一个地方,变成有人管理,也不局限在凌晨出摊,白天依然有人练摊。

来到热闹的摆摊区域,南易不看瓷器,也不看青铜器、铜钱,就捡纸张的物件看,旧书、旧纸片,上面有字的那种。

在一个摊前,南易拿起一本刻本在手里翻了翻,瞅着上面的字不错,他就准备拿下,“怎么卖?”

摊贩一听南易问价,连忙说道:“老板,你真有眼光,这是两宋时期的《思溪资福藏》,可是重器啊。”

“别说重器,就是法器,它也得有个价,说价。”

被打断话头的摊贩心里有点不爽,可还是紧着生意,手里比划了一下,“2万。”

一听价,南易也懒得讨价还价,直接从兜里掏出五块钱,“够不够?”

一看南易的架势,摊贩也知道糊弄不了对方,嘴里干脆的说道:“不够,再添点。”

南易又掏出一张五块的,“够了吧?”

“老板,民国刻本,也有几十年了,十块钱可拿不走。”

南易收掉一张五块的,又掏出一张大团结,“15,不卖我就走了。”

“拿走。”

把钱递上,南易把刻本往腋下一夹,正准备换个摊子,身后便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小伙子,小伙子,请留步。”

南易转过身,面向出声之人,“老先生,有事?”

“小伙子,你手里的刻本可否让老朽看看?”出声的老爷子和煦的说道。

南易把刻本递给对方,客气的说道:“老先生,给。”

老人接过刻本,道了声谢,然后拿在手里翻阅起来,看了好一会,老人合上刻本,说道:“小伙子,能否割爱?”

“老先生,这是两宋时期的《思溪资福藏》,刻本中的重器,价格不菲。”南易看着老人的脸,心里很是玩味。

“小伙子,明人不说暗话,我看见刚才你以15元的价格从那个摊主手里买过来,也听见了你们之间的谈话,我愿意出100元,还望割爱。”老人慢条斯理的说道。

“哦?不错的生意,两分钟,我的投资增值了将近七倍,只是很抱歉,基数太小,85块的差价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老先生,把刻本还给我,我们就此别过。”

听到南易的话,老人并没有把刻本还给南易,“小伙子,不如我们再商量商量,你开个价看看。”

南易摇了摇头,“老先生,非常抱歉,就算你把100元的元改成万,我也没有兴趣出手,我在造币厂工作,经手过的钱没有几千亿也有几百亿,我对钱不感兴趣。”

老人虽然对南易无厘头的话不感冒,但南易不愿出手的决心还是感觉到了,他遗憾的把刻本递给南易,嘴里惋惜的说道:“真可惜,刚才我应该出面竞价。”

“老先生说笑了。”

古玩行里有一个潜规则,前面有人在谈价,后来人不能上去搅局竞价,得等前面的人谈崩了,后来人才能上去谈。

这个规则虽然没什么约束力,但是大部分人通常还是遵守的,你给人使坏,别人也可以对你使坏,要在这个行当里长期混下去,不遵守规则可不行。

把书夹回腋下,南易又来到另一个摊位,拿起一份圣旨展开看了起来,没看两秒钟又放了回去,字太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