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5章 集资年(第2/5页)

常城公司的老板沈四平是个善于包装和炒作概念的高手,去年5月28日,他的电机技术在钓鱼台国宾馆通过了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国家计委的一位副主任在他的项目鉴定书上批示:“属节能的重要项目,应尽可能给予指导和支持。”

沈四平更是对外宣称,常城公司几年来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研制成功这种高效节能电机,据能源部门测算,仅在运行的风机中如果仅有三分之一换上这种节能电机,一年就可以节电400亿千瓦,其前途之宏大让人充满想象空间。

乍一看,沈四平的新型电机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品,于是,沈四平开始了对外集资,他的集资规则是这样的:投资者与公司直接签订技术开发合同,集资金额的起点为3000元,高者不限。投资者可随时提取所投资金,按季支付补偿费,年补偿率达24%。

沈四平的第一轮集资活动是去年6月份在琼省展开,广告前一天刊出,第二天公司门口就排了长龙,仅20天,就集资2000万元。

初战即告大捷的沈四平当即加快集资步伐,他先后在全国17个城市开展了类似的活动,常城公司的集资风暴迅猛席卷全国,很快成为去年最炙手可热的高科技企业。

沈四平的集资活动之所以这么顺利,各地的媒体记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几家媒体对沈四平是不遗余力的吹捧,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的动机。

正是在无数家媒体的鼓吹下,沈四平跑马圈地,战无不胜,随着沈四平的集资越来越顺利,他的背后开始出现这老那老替他背书,有了有力人士的帮助,沈四平的集资犹如加装了火箭助推器,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资金池也是越积越多。

到目前为止,沈四平先后在全国设立了20多个分公司、100多个分支机构,雇佣职员3000多人,主要的业务就是登广告、炒新闻、集资。

按照报纸上所说,常城公司已经集资了10多亿,投资者达10万人,其中个人集资款占集资总额的93%,集资款逾5000万元的城市有9个,京城的集资额最多,有2亿多。

随着集资泡沫越吹越大,报纸上刊登出来的沈四平讲的故事也越来越离谱,什么手里拥有300多项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其主导产品高效节能电机已在各生产领域应用,握有15亿元的订货量。

同时,在全国数万家民办科技企业中,常城是唯一一家纳入国家行业管理的。

牛越吹越大,集资款越集越多,暴雷只是时间问题。

10亿资金,虽然一个季度的补偿款就需要6千万,但这真不算什么大问题,哪怕后续没有资金进来,就目前的资金也可以撑个好几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太多,涉及到的人太多,且声势搞的太大,这不由得让人不警惕,今天出现一个常城,明天就会出现十个、百个。

当下,还没有“非法集资”的说法,对民间借贷的利息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基本是愿打愿挨,只要借贷双方认可,别人也不好叽歪,常城公司即使暴雷,沈四平也不可能背上一条非法集资罪的罪名。

沈四平一搞就是10亿,数字太大了,牛又吹的太过,三角债风波刚停,地产热又如火如荼,集资偷偷搞还行,声势搞这么大,又波及这么多人,怎么可能不引起上面的关注,他这只出头鸟挨耳光是早晚的事。

“妈,搞电机生产有一两千万已经绰绰有余了,一边生产一边卖,赚了钱扩大规模,就算他沈四平兜里一毛钱没有,2000万一年利息只要480万,用上两三年,等他自己手头宽裕了,把钱一还,接着挣到的钱都是他自个的。

我打个比方吧,就说咱们家瑾茹贸易,公司的钱已经足够周转,生意也有了起色,暂时没什么生意需要用到很多的流动资金,妈,你愿不愿意从外面集资一笔,比如说1个亿,然后每年付出去2400万的利息?”

“当然不愿意,我又不傻……”易瑾茹醒悟过来,结结巴巴的说道:“你是说那个常城公司打的是集资款的主意?”

“对啊,你惦记人家利息,人家惦记你的本金,这会想投资常城公司已经晚了,去年五六月份如果投资还来得及,投下去,放个半年,拿两期利息走人。”

南易要不是爱惜羽毛,去年六月份就会去找这个沈四平,从银行贷1亿放到常城公司,就放半年,时间一到,得提1.12亿走,不要提合同,也不用撒泼打诨,想接着混,就把钱乖乖吐出来,白捡几百万利息差。

南怀秋说道:“他这不是骗钱吗?”

“爸,这事情暂时还不好定性,只要常城公司还在给集资人发补偿款,就不能说在骗钱,那个技术开发合同我也看了,上面并没有指明集资的钱用于研发或者扩大生产,也没有具体的本金返还日期,严格来说,那钱怎么花都由他沈四平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