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8章 生意不好做了(第4/5页)

其实,所谓的旅游护照,既不去旅游景点观光,也没有导游又导又游,到了指定地点,“游客们”便化作鸟兽散,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借旅游之名过来做生意。

旅游护照最长期限是三个月,只能在签证上规定的地点活动,很是不方便,并且还有一个更让人为难的规定,签证上说是几个月就只能呆几个月,不能超期滞留,也不能提前回去。

异国他乡,捞偏门的最容易下手的对象就是同胞,不论偷抢骗,有着一样肤色,操着共同语言的自己人最容易成为肥羊。

若是在俄罗斯落了个身无分文,真有可能会在这边饿死。

身边跟着一群人的南易若是贸贸然找别人去搭讪,很容易让其腿肚子打颤,生怕遇到了劫数,吓人一点都不好玩,何必让人家来一场噩梦。

特别是在乌苏里斯克市,去年刚被远东军区闹了一次,今年市面上刚恢复正常,很快又来了几波国内的绿林好汉,他们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手持天庭的委任状,为天庭收缴名头长达一页纸的税款,这种税款缩写就仨字——保护费,也可以叫卫生费、清洁费、陀地费。

这种税款不分男女老幼,富裕或贫穷,人人平等,人人都要交。当然,玉皇大帝管不到俄罗斯的子民,俄罗斯人可以不交。

说白了,绿林好汉们出了国还是只敢窝里横。

吃过饭,南易去了楼下的涅克拉索瓦大街,乌苏里斯克市最长最宽,也是最繁华的街道,没走远,就在附近转了转,当做是饭后消食。

虽是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但却很安静,来往的车辆不多,也听不见按喇叭的声音,结伴而行的路人聊天也是窃窃私语,听不见大声喧哗。

南易很是享受这份宁静,这次他返回莫斯科,不说会有腥风血雨,也会是刀光剑影,很难再有机会享受宁静时刻,这会,他要贪婪的好好享受。

在路边,靠着墙,闭眼小憩,不管时间和空间,不顾路人异样的目光,呆够了,才上楼洗漱睡觉。

第二天,一起来,校花就向南易汇报,昨晚来了三个陌生男子,敲开了九楼左侧的两个房间,看着像是来收卫生费的,看右侧有这么多人守着,没敢过来。

南易听完,感叹一声工作主观动能性真高,真他奶奶的该发个优秀员工奖。

洗漱、锻炼、吃早餐一系列的事情之后,等时间来到九点,南易出门去了乌苏里斯克的华国大市场,同时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华国市场,它不仅有白天的零售市场,还有凌晨一点开始的夜晚批发市场,倒爷们习惯称之为白市和夜市。

乌苏里斯克的夜市非常有名,不但乌苏里斯克的商贩要在这里批发各种华国商品,就是哈巴罗夫斯克、海参歲等地的商贩,也要到这里批发。

来批发华国商品的,不仅有华国商贩,还有俄罗斯商贩、越南商贩,整个远东地区,虽各国客商云集,但岀售的几乎千篇一律,全是华国商品。

事实上,乌苏里斯克就是华国商品在远东地区的集散地。

华国大市场很大也很乱,圣母带着南易在市场里七拐八拐,许久才来到一个小摊前停了下来。

摊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摊前忙碌,见有人来,便抬起头正准备招呼,一见是圣母,忙热情的叫道:“呀,阿元,你怎么过来了?”

圣母是哈萨克斯坦朝鲜族人,姓元,奶奶是延边人,年少时期跟着父母去汉城经商,认识了在汉城从事对日情报工作的圣母爷爷,两人在汉城结婚,二战结束前夕,带着儿子回到了哈萨克斯坦。

母亲是北韩人,六十年代被派到圣彼得堡工作,和圣母的父亲相识,进而结婚生子,所以圣母是多国籍混血,但混来混去都是朝鲜族血统,熟练掌握延边朝鲜语、北韩朝鲜语、韩语、哈萨克斯坦朝鲜语、俄罗斯朝鲜语、俄语,还有不是太正宗的东北话。

中年男人说的是普通话,有点生硬,其中还夹杂着浓浓的东北腔调,从口音中不难分辨他是东北人,而且大概率是朝鲜族。

“昨天刚到。”圣母笑呵呵地回答了一句,又接着问道,“怎么样,生意还好吧?”

“挺好的,你帮我找来的华国商品非常畅销,每天都能赚不少。”中年男子同样笑呵呵的回应,“中午别走,我请你吃饭。”

南易听着两人谈话,眼睛看着摊子上的商品,无一例外,都是海棠贸易的渠道流出来的,说起来眼前的中年男子算是海棠贸易的分销商,而且不听口音,只看商品,南易也能知道中年男子是朝鲜族人,因为摊子上的商品是专供朝鲜族人的,不论国籍。

不管是哪国的朝鲜族人,在俄罗斯做生意都很霸道,朝鲜族人不管是在苏修时期,还是现在属于不同的原加盟国时期,都是少数民族,生活一般会比其他民族的人贫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