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1章 激荡(第4/5页)

人嘛,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享受过一天什么都不干,输一万多美金的日子,再回去累死累活的干倒爷,一天一千人民币的挣,心里的落差太大,有点不能接受。

朱三和赵菁华都是豁得出去的人,对最近莫斯科倒爷连着被抢的事情有所耳闻,抢一次少则几万美金,多则十几二十万美金,两人一合计,这不就是来钱快的门道吗?

“抢劫”的发展路线制定好以后,两人又开始商量细节,第一件事就是得招兵买马,扩充队伍。这事对两人来说都不难,这年头干倒爷的都是揣着大把现金到处走,谁还没几个混混朋友,谁还不认识几个刑满释放人员。

电话往国内一摇,朱三叫来了俩人,一个叫马弁,小年轻,好勇斗狠,手上没个轻重,听说有发财的路子,赶紧往莫斯科来了。

另一个叫牛顿,和大科学家同名,估计牛顿父母给他取名的时候,就盼着自己的儿子能成个科学家。可谁知道牛顿不争气,不但读书不行,还从小爱惹是生非,在他二十七年的人生里,倒有七八年是在牢里度过。

马弁和牛顿都不是孤身一人,身边还带着几个兄弟。

赵菁华也叫过来一个人,苗永林,和她在一个胡同里长大,年纪比她小五六岁,从小就有点喜欢赵菁华这个姐姐,哪怕赵菁华有比较复杂的情感故事,他依然喜欢赵菁华。

赵菁华一招呼,他就过来了,同样,他也带了两个兄弟。

就这么着,以朱三为头领,赵菁华为老二兼军师的犯罪团伙成立了,赵菁华的“二姐”诨号也变得名副其实。

朱赵团伙成立之时,正是另外两帮抢匪被抓到71分局的节骨眼。

赵菁华这个军师分析了一下态势,提议趁着这个真空期,灯下黑的时刻找一个好目标抢上一把,然后登上K3列车再抢上一波,到其他城市躲几天,等风声过了再回莫斯科。

计划是这么定的,执行也是这么执行,还别说,赵菁华的计划没什么毛病,朱赵团伙在莫斯科成功实施了一次抢劫,然后又在K3列车上狠捞了一把。

南易回到莫斯科的时候,已经是17日的下午,刚回到领事馆,谢尔盖就找过来汇报那两帮劫匪的情况。

之前,南易和71局的莱尔林直接联系,那是给对方一个面子,摆出平等对话的姿态,偶尔为之可以,不可能长期如此。南易对话的是叶皮索夫,莱尔林让谢尔盖对接都已算是不对等,有点折节下交的意味。

从谢尔盖这里得到的消息,那两帮抢匪被71分局的人榨了个干净,也如南易所料,并没有受害者出面去指正他们,两帮人都已经被释放。

另外就是莫斯科又出现了一帮新抢匪,手段比前面两帮更狠,如果说前面两帮抢匪是文抢,新出现的这帮就是武抢,上来二话不说,先揍几下然后才要求交钱,被抢的一个个都被揍得鼻青脸肿。

对谢尔盖带来的两个消息,南易喜闻乐见,心知友谊皮革城会迎来一个入住的高峰期。同时,又有点怒其不争,他创造了除公害的机会,可惜那些受害者不中用啊。

转眼,时间就来到18日的下午五点,阿克辛娅负责操办的宴会开始了。

通常要举办宴会总要有一个主题,生日宴、慈善宴诸如此类,南易的宴会当然也有一个主题,“风投见面会”就是这次宴会的主题。

风投见面会,观名而知意,这是一个风险资本和创业者的见面会,创业者可以拿着创业计划书或项目计划书找资本聊一聊。

为了让风投见面会像是那么回事,南易还把林淑仪邀请了过来,毕竟人家是雷曼兄弟的合伙人,知名投行的代表,另外他还让瓦西里出面邀请了斯莫伦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波塔宁、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伊斯梅洛夫。

斯莫伦斯基不消说,这是自己人,他的首都银行能够顺利建立,瓦西里帮了他很大的忙,同时首都银行也是南氏产业的延伸,南氏掌握着45%的股份。

霍多尔科夫斯基,一直以来合作的比较好的贸易伙伴,南氏和他旗下的缅纳泰普科贸公司在木材和白糖、红糖领域都有着合作。

霍多尔科夫斯基用“非现金”换取木材,然后把木材卖给南氏和郭浮曦的公司,南氏这边会以现金加白糖的形式支付木材货款。

苏修和古巴之间一直存在着石油和古巴红糖的“以货易货”贸易,1989年下半年开始,这个贸易就落到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手里,南氏出现之后,贸易模式又进行了升级。

马克·里奇公司被介绍给了霍多尔科夫斯基,让他又多了一个出石油的渠道,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也不知道通过这个渠道出了多少石油,量肯定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