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1章 一撮人(第4/6页)

至此,奥本海默家族拥有了第一座钻石矿——奥本海默统一钻石矿。

战争很快结束,为了实现垄断,当时控制主要钻石矿的戴比尔斯不得不来找恩斯特谈条件,恩斯特同意与戴比尔斯结成联盟,但前提是他得拿到戴比尔斯股份,并进入董事会。

无奈之下,戴比尔斯或者说其背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答应了。

1926年,恩斯特以全部的家当作抵押,通过互换股权的方式与戴比尔斯钻石公司实现合并。

二战过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钻石成为人们竞相购买的奢侈品,大量囤积的钻石给恩斯特带来了14亿美元的财富。

不久,恩斯特开始担任戴比尔斯的主席,成为南非钻石界一言九鼎的人物。同时,已是南非钻石大王和最大黄金生产商的恩斯特还将业务拓展到铜矿、煤矿、铂矿、炸药和农业。

52岁时,他已成为南非财力和权势最大的实业家之一。

一战时,恩斯特乘坐的船只曾被德国潜艇击沉,他被英军救起,这件事和购买德国钻矿联系在一起,被记在他战时的英勇行为簿上。

一战后,英王乔治五世亲自为恩斯特授勋,他成为了少数几个有爵士头衔的犹太人,这一身份使他进入了南非的上层社会,与当时的南非总统扬·斯迈兹关系密切。

虽然是犹太人,他却把南非当成自己的祖国,并一掷千金地支持斯迈兹的反种族隔离政策。

1957年,恩斯特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去世,虽然他出生时是犹太教,但成年后转信基督教,最后被安葬在圣乔治教堂。

恩斯特去世后,他的全部遗产都给了儿子哈里·奥本海默,包括1.8亿美元的资产和一个占世界钻石产量80%的钻石王国,至此,哈里成为新一代钻石大王。

哈里·奥本海默1908年出生在金伯利,曾赴牛津大学学习,独特的家族及教育背景使他终生沉默、低调、富有涵养。与少年时代因为溺水事故早夭的兄弟弗兰克相比,哈里无疑是幸运的。

年轻时的哈里曾是一名军人,1939年南非对德宣战,哈里所在的部队在北非的沙漠里遭遇了隆美尔的军队,幸运的是,他不仅活着走出沙漠,而且在1943年与年轻漂亮的女中尉布里切特结为夫妻。

在哈里担任英美公司主席25年的时间里,奥本海默家族的钻石王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英美资源公司几乎主宰了南非的钻石、黄金和白金工业乃至整个商界,英美黄金、英美铂金分别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和铂金生产商。

1973年,奥本海默家族产值已占南非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其出口额占南非总出口额的30%,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和父亲一样,哈里也深谙“物以稀为贵”的策略。

恩斯特曾说过:“常识教会我们提升钻石价值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们变得稀缺,就是减少产量。”

实际上,世界钻石的价格,一直以来都是被奥本海默家族控制着,没有人敢讨价还价,一度,父子俩还下令,关闭该公司拥有的所有钻石矿,令世界钻石产量在1930-1933年间从每年2200万克拉降到了不足1.4万克拉。

控制产量的经营策略,使戴比尔斯的钻石储量一路飙升,到1937年,库存已经达到4000万克拉,足够卖20年。

在奥本海默家族的钻石王国最鼎盛之时,这个王国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钻石出产量,每5周,哈里都会召集重要的分销商开一次会议,并在会后将一盒顶级钻石分给经销商,各分销商拿到钻石便四散而去,等待着下一次召集。

然而,这个钻石王国对南非经济的影响力开始令非洲人感到不安,许多人甚至开始批评奥本海默的家族生意剥削了黑人,事实上支持了种族隔离制度。

对此,哈里感慨万千,作为议员,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反种族隔离斗争,他的家族也为黑人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

哈里和布里切特生有一儿一女,女儿玛丽美丽端庄,喜爱各种名马,但在商业上却缺乏天赋,她极其奢华的婚礼场面曾震惊整个约翰内斯堡,为了一睹百年不遇的大场面,人群甚至发生了骚乱,有数十人受伤。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婚姻几年后便烟消云散。

玛丽爱上了自己的驯马师,在家人极力反对的情况下,玛丽还是与驯马师在非洲的斯威士兰悄悄举行了婚礼,但这一次的婚礼(二婚)同样没能给她带来长久幸福。

不久,人们又目睹了玛丽的第三次婚礼。

相比姐姐玛丽在感情上的大起伏,尼古拉斯的成长经历则显得低调,遵从家族惯例,他前往英国著名的哈罗公学读中学,毕业后又选择了牛津大学最富声望的基督教堂学院,学习历史最悠久的政治哲学经济专业,这点和他的父亲哈里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