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5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4/5页)

这种操作左手倒右手,看似都是自己的钱,纯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但其实有深层次的原因,石油领域是石油财团的禁脔,南氏进去捞几笔可以,小打小闹也无所谓,但是做大不行。

南氏已经被归入金融系,享受的也是金融系的福利和友好,石油财团不会赋予它石油系的帽子,金融系也忍受不了背叛。

石油这碗饭,南氏只能吃一时,或者吃一隅,想端起锅吃,德克萨斯州的石油财团立刻会送上几枚导弹恭贺新人加入,加利福尼亚一通电话打到华尔街对南氏来上一顿连环十八打。

一年小赚亿万可以当野孩子,上了百亿规模,自然会有家长委员会跳出来教做人的规矩,吃张家饭叫李家爹,李家、张家都不可能容下这样抖机灵的墙头草。

斯嘉丽早就和石油财团沟通过,到了一定阶段,斯嘉丽石油会卖给石油财团,不经营石油开采,只经营石油领域的某个环节。

简单来说,石油财团的态度就是吃石油饭欢迎,不一定要跪着吃,站着吃也行,但别想着进入他们的控制体系,更别想着和他们平起平坐。

这些,南易和斯嘉丽两人都能理解,既然没有掀桌子,重新立规矩的能力,那只能遵守别人制定的规则。

脑子里胡思乱想了一会,南易就翻阅起了被投资公司的名单。

大部分公司都是南易上辈子没听过的,特别是一些不知名的往隐形冠军方向发展的企业,生产的东西比较单一,属于某一产品的配套,但是对产品而言又不能缺失。

这样的企业通常很小,投资几十万,甚至是几万就能占据不小的股份,比如德国一家生产滤水器的公司,占据了全球销量的65%,可却因为一场火灾,整个公司被烧光,正面临供货合同违约和公司重建缺乏资金的困境时,报囯农机出现了。

就因为报囯农机生产的一款小型农机需要他们的滤水器,干脆就雪中送炭,入股了这家公司,成了不管事的第二大股东。之后,经过内部流转,股份到了南氏控投的手里。

类似的,并不是主动寻找的投资目标不少,都是偶然通过突发事件发现有价值的投资目标,并更偏向被动的成为投资人。

当然,绝大部分是主动寻找到的目标,不是每一家都有成为行业领头羊,乃至独角兽的潜力,但凡预期的投资回报率不低、风险评估过关,且是南氏感兴趣的领域,南氏就会投资。

调出来细看了十几家企业的报告,南易就感觉眼睛有点发酸,稍适休息,他就改成挑着看,先挑绿色箭头标注比较多的看。

绿色向上箭头表示投资纸面回报为正,箭头越多,纸面回报率越高;相反,红色箭头代表纸面回报为负,箭头越多,亏得越多,这和世界主流的股市行情涨跌一样。

绿升红跌,世界主流都能接受,南氏自然也是随大流,这种事情上没必要去特立独行,非得强调自己的个性。

回报率比较大的都是创业型企业,小资金大回报,动辄十几倍几十倍的升值;回报量比较大的是计算机相关产业,苹果公司、戴尔、思科、微软的回报都不低。

特别是苹果公司,虽然这两年已经在走下坡路,财报一年比一年难看,可谁让泛美控投手里的股份多呢。

1983年,苹果市值还低的时候吃进3%的股份,1985年,乔布斯被踢出公司之时,从他手里又买到6%的股份,9%的股份捏在手里就没动过。

1987年,苹果公司还进行了一次拆股,1拆2,泛美控投手里的股票变多了,但是股份没变。

虽是大股东,可泛美控投只往苹果派了个董事代表,从来都是默不作声,不对苹果内部事务发表意见,只在每年分红派息的时候才会表现的非常积极,第一个就会赶去开董事会。

靠着分红派息,还有斯嘉丽基金对苹果股票的操作,基本上,收购苹果股票的支出已经收回来五成多,当然其中的六七成只属于南氏,和泛美控投的股东没多大关系。

就是苹果的股票目前成为废纸,南氏的亏损也并不会很大。

[乔布斯再次回归苹果之前,苹果会分红派息,不分红是之后的事。]

微软这边,首富伟业的名号很快会名副其实,比尔·盖茨离美国首富只差一步之遥,只要再加把劲,他就可以坐在美国首富的宝座上闻香识女人。

若是一个不小心用力过头,世界首富的椅子也不是坐不得。

看着电脑屏幕,南易握起拳头,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嘴里激动的喊了一声“Fighting”,能亲历一个世界首富的冉冉升起,不能不让南易激动莫名,膝盖一软,差点就来个膜拜。

改天,南易这个龙昆下村租房户现首富要和世界准首富来一场灵魂碰撞,探讨一下丝绸贸易和视窗系统的前世今生,再向对方传授一点当首富的心得体会,比如豆浆该吃哪碗,又该倒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