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2章 号别人居士(第4/6页)

“BOSS,摊主说他的拉姆坎德有供应商负责供货,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拉姆坎德到底是什么东西。”法拉奎问完摊主后,就转身对南易说道。

“好,知道了。”

既然有供应商负责供货,那就代表有组织,有领头人,有人负责串联,做到保密就比较容易,毕竟守住秘密对大家都有好处,没有谁会傻乎乎的把自己的致富秘籍告诉别人,除非有人花大价钱。

可花得起大价钱的人,又岂会对这种小生意感兴趣。

好奇心得到满足,南易也不再多逗留,和萩原小百合分享了秘密之后,一行人就继续往前逛。

往前走依然是一个个摊位,只是货物都是直接摆在地上,有卖各种蔬菜,也有卖肉和鱼,南易走到一个蔬菜摊前,拿起一个圆乎乎的印度茄子,转着圈查看了一遍,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

茄子身上有两个虫眼,一个老眼,一个新眼,这是个可怜的茄子,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品尝过农药的味道。

让法拉奎把茄子买了下来,南易带着萩原小百合继续走向其他菜摊,每个菜摊前都会逗留一会,不时的会拣起一样蔬菜看看。

看过蔬菜摊又去看卖鱼的摊子,第一个摊子卖的是鲶鱼,一共五条鱼直接摆在地上,都是不到二十斤的小鱼,鱼身上的黏液浓的过分,这让南易不得不怀疑鲶鱼的来路。

在南方的一些村子里,不流行旱厕,而是会搭水厕,就是把厕所搭在池塘的边上,排泄物直接从高处掉落到水塘里。

这种水塘往往不是用来养鱼、洗衣裳之类,而是用来积蓄肥水。

每当有人要去水厕方便的时候,厕口之下的水里就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一条条埃及塘鲺如同积极抢篮板的中锋,在篮下积极的抢占有利地形,它们是在等着吃口热乎的。

这种水厕,如果正好便秘建议不要去,埃及塘鲺们等了大半天也没见着自己的美食落下去,用脚指头也能想到它们会有多愤怒。

在文昌围南宅的院子里有一个水池,南易一直养着几条鲶鱼,可其实他并非只养了这么几条,在一个2×3米,深度不到1.5米的坑里,他还秘密的养了几十条鲶鱼,那个坑学名叫化粪池。

曾经有个单身女人,整宿整宿的被吓得不敢睡觉,说是每到晚上,她家的墙壁里就会发出怪叫声,后来《科学也靠编》栏目组经过45年持续不断的跟踪调查,才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发现了真相。

原来,单身女人是栏目组其中一名编剧的家属,有一天她一拍脑门,就为栏目组想了一个在下水道里放一条鲶鱼,装作闹鬼的好主意。

鲶鱼的生命力很强,稍微有点水的地方就能活,有肉吃肉,没肉吃屎;不仅是鲶鱼,其实所有鱼都会分泌黏液,只不过鲶鱼分泌的比较多。

对鲶鱼来说,黏液有多种用途,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力,水里的阻力不大就可以少分泌,烂泥坑、下水道里的阻力大就多分泌。

眼前的鲶鱼不需要上手,南易就能明显看到体表的黏液不少,“这印度的水里就算元素周期表都齐全,也不用分泌这么多黏液吧?”

南易看看摊主的脸,又看看鲶鱼,默不作声的走向另一个卖鱼摊。

这摊子卖的是红鲤鱼、红鲫鱼,都是活鱼,养在一个水盆里,煞是漂亮。

摊子前有一个客人在等着,摊主正在那里杀鱼,很稀奇,鱼鳞居然不是用刀刮,而是直接把鱼鳞连同鱼皮一起从鱼身上剥下来,等把鱼皮剥干净,摊主就对顾客说了一句什么,得到顾客的回复,手起刀落,把鱼鳍全切了下来,鱼尾巴也没放过。

然后剁剁剁,鱼头剁掉、鱼尾剁掉,没有劏过的鱼身直接从鱼背上切开,刀子在鱼肚上刮几下,接着就把鱼切成一段一段,再把段切成红烧肉大小的块块。

“好可惜,这么漂亮的锦鲤居然拿来吃。”看到杀好的鱼被抱进一张报纸里,萩原小百合才收回目光对南易说道。

“这不是锦鲤,这就是红鲤鱼,锦鲤的味道应该没它好。”

“你吃过锦鲤?”

“没有,只是猜的,能在水缸里养活,肯定好吃不到哪去。”南易回了一句,马上又转换话题,“走吧,前面有小吃摊,我们去买点吃的。”

“不吃,我刚才已经看到了,摊子很脏。”萩原小百合摇摇头说道。

“呵呵。”

不吃,但是要去看,接着南易两人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烤饼、烙饼,有的把锅翻过来贴在锅底上烤;有的直接扔到火塘里烤;有的比较现代化,用上了煤气,就是不知道这样烤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

有的做法看起来就比较干净,烙饼直接放到牛粪饼的火堆上烤,正常来说,干牛粪其实挺干净的,假如生产牛粪的那条牛不是流浪牛,不是在垃圾堆里长大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