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4章 计不变,人会变(第3/6页)

南氏已经过了资金匮乏的阶段,不需要再把所有资金集中在几个项目身上,它已经到了多找几个篮子,把鸡蛋分散安置的阶段,高中低不同风险的各种投资组合,把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

劳埃德就是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的篮子,收益和资金占用比结合起来能稍稍比通胀跑的快一点。

这种投资不适合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人,也不适合资金高流通的人。

劳埃德的股东里面,总有股东的经济状况会发生变化,以前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在劳埃德用来保值,现在也许就需要筹集资金保他们的核心资产。

所以对南氏来说,想要入股劳埃德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有耐心,慢慢等待陷入困境的股东出售股份即可,根本没必要采取溢价收购的策略。

南易已经从目光自我强行放长远过渡到目光有资格放长远的阶段,他不需要再每天心惊胆战,不用担心一觉醒来变成一无所有,又要从头再来。

对一家实力有限的小企业而言,根本没有资格制定什么三年计划、五年计划,熬不过眼下,就算能敏锐的看到行业几年以后会迎来大风口也没有什么屁用。

成功者的目光并不一定比失败者长远,只能说成功者比失败者更懂得生存,更熬得住,毕竟剩者为王。

如同国内家电业为代表的不少行业,明知道它们将会进行好几场大混战,南易根本没必要过早介入,和竞争对手去打一场看不到利益的消耗战,他完全可以等到闹剧结束,以资金优势把最后的惨胜者推入深渊或者扮演及时雨拉它一把。

生物科技、半导体、农业等行业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南易才会一早勒紧裤腰带介入,一步一个脚印从零开始。

至于其他的……

2800亿美元以下全部给我跪下。

什么,你爹姓南,起来起来;你小姨姓刘,怎么不早说,站过来站过来,我们好好做朋友……看什么看,你们这些兔崽子都给我跪直了。

和凯瑟琳讨论了一会保险企业的话题,南易和她就带着南无为开展了两天半的伦敦自由行,每个有意思的地方都带他去了一遍。

之后,南易就去博林控投看各种报表,和重要的高层洽谈交心。

沟通是一份很累人的工作,南易不能只等着“下属”迎合他,他也需要给下属们一点小惊喜,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这里面的分寸想要把握起来很难,毕竟人有千面,需要因人而异。

中层不需要也不能由南易去沟通,他的指令只能到达高层,不能再往下,他要关心的是战略层面,而不是具体的战术,那是子企业高层该关心的事情,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越庖代俎只会让高层离心离德。

就当下来说,一年一百万的薪水和两百万的区别并不大,两百万可以享受到的,一百万同样能,相差一百万并不能做到阶层的跨越。

所以,对高层的激励不能只是体现在薪资上,更多的要体现在激情、成就感,很多时候,给高层加担子要比加薪更有效。

毕竟加薪是一点一点的加,不可能五倍十倍的往上涨,年薪百万变成年薪千万,多付出的九百万到底值不值还得打个问号。

而且,下一次呢?

千万到亿,亿到十亿一步步往上翻,一家企业能经受得住翻几次?

到了一定阶段,得力的高层就要帮他们实现阶层的跨越,比如说从打工仔变成老板之一,这些都是南易未来几年需要关心的问题。

南易坐在会议室里,每天和一个高层洽谈,剩下的时间就是查看鹰国各行业的资料,顺便温习下个要见的高层资料。

一个接一个,黄英子被他放到最后一个。

“在伦敦生活的还开心吗?”

“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适应了这里的人和天气,虽然经常下雨,不过我已经能乐观的对待。”

“去年回去了几次?你知道的,黄大妈的嘴太厉害,我不太方便去看她,所以……”南易摊了摊手说道。

黄英子点点头,“我知道,我妈的嘴太碎,在她那里就没有秘密可言,我在伦敦工作的事情,亲戚、街坊邻居都知道;

我都怕她打电话给我,只要一打电话就是谁想要外汇,要么就是谁想要出国需要担保人,我已经给四个人找了担保人,亏本换出去上万英镑。

叫她过来和我一起生活,她也不答应,没办法,我妈在外面吹的牛,都要我去解决,我也怕回去,去年只是过年的时候回去一趟,就这样,我还要帮忙找两个担保人。”

黄英子的话里充满着无奈,谁让她有一个爱吹牛、好面子的妈妈呢。

黄大妈的表现,南易完全能理解,黄英子是遗腹子,黄大妈一个寡妇把她拉扯大不容易,吃了不少苦,加上黄英子的长相,从小受尽白眼,抑郁的心情压抑了十几年,好不容易苦尽甘来,猖狂一点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