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4章 血盆大口张开(第4/6页)

“南生,我进行过粗略的统计,两家如果继续进行专项研究,每年的经费大概在三千万美元左右。”郭闵很肯定的说道。

这方面的数据,他进行过统计。

“通胀你有考虑吗?”

“呃,没有。”

“如果考虑通胀,再把时间跨度放大到三十年,需要耗费的资金不会低于20亿美元,这笔投入太大,而且未必能看到回报,我需要对两家企业进行评估,在评估报告没出来之前,继续保持关注。”

“明白。”

接下去,郭闵又提出一些第三梯队的收购目标,收购的对象都是一些研究所和私人实验室。

能够建立私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往往手里握着不少专利,他们通过自己手里的专利对外授权获得资金来维持自己的研究,通常这些人的研究比较单一,只针对一个领域进行研究。

收购他们之后,可以对他们进行整合,相关领域的两个研究人员一整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有所突破,毕竟搞研究有时候很可能卡住自己的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后就会有大发展。

郭闵预定的羙国收购目标一共12家,3家公司,9家私人实验室,南易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适不适合收购,能不能收购还得过一两个月再看。

接下去,郭闵又说了其他国家的一些收购目标:

瑞士3家私人实验室、2家研究所;

珐国1家公司,这家公司从事基因方面的研究,虽然目前并没有什么突破,但是未来潜力巨大,同时,还制定了5家私人实验室的目标;

鹰国2家中型医药企业,收购后可以进行合并,成为一家大型药企,研究所5家,私人实验室12家,比羙国的数量还多,可见鹰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实力;

徳国2家医药企业,3家研究所,还有1家东徳的也搞不清是什么性质的机构,也亏郭闵能找到这个目标。

同样,对其他国家的收购目标,南易也没有立即拍板,先得调查这些企业和机构值不值得收购,还得衡量能不能收购以及有没有机会收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不过不管最终会收购哪几家,现在就已经可以预见,G2B短时间之内不可能给南氏带来利润,所有的收益都要被充作研发资金,而且有很大的概率南氏还要继续对第三生物制药进行贴补。

幸好,南易从决定投入生物制药领域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有了三十年看不到回报的心理准备,这个时间可以说很宽裕,让南易在预算表上签字的时候不会过于难受。

南易的目标是让第三生物制药在基因学、广谱抗生素、癌症、呼吸系统、心脑血管、遗传性疾病、流行性病毒学方面多元化发展,并且每个领域都要争取处在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

“郭闵,收购的事情就先这么说,你等我的消息再进行下一步行动。接下去,我需要你物色一个人选,这个人将会出任乾德新药开发公司的总裁。

乾德主要目标是打造一个CDMO平台,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阶段与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等各供应链体系深度对接,为其他生物企业提供创新性工艺研发及规模化生产服务,以附加值较高的技术输出取代单纯的产能输出。

接受其他生物制药企业的委托,进行定制生产服务,所覆盖的业务包括药品外包工艺、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粉剂、针剂等制剂生产以及包装等服务。

这家公司不要和第三生物制药产生什么联系,盈利只是我最浅层的目的。

虽然其他药业公司肯定不会把最核心的部分外包,但是从零碎的部分,我们还是能看出一点端倪,不求窃取其他人的配方,只求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点灵感。”

“南生,你这个创意太好了,把不重要的工作进行外包,这对生物制药企业来说可以节约很多的人力成本,也可以把研究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专注于核心的研发部分。”

郭闵先拍了会马屁,然后又话锋一转,“可是,这样一来,人力成本的重担就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并不能获取太多的利润。”

南易笑了笑说道:“郭闵,你的思路要打开,要放在全球来考虑,不管是华囯还是印剫都有不少这方面的人才,只要我们把工资开到500人民币或者1500卢比,我相信有很多人才愿意加入乾德,供我们驱使。”

郭闵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抱歉,我的思路太窄了,只考虑到羙国和李家坡。”

“没事,CDMO只是我灵机一动,可不可行还得去验证,你让财务人员计算一下,乾德大致能有多大的利润空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不是白忙活一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