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1章 855.5是福报(第2/3页)

一顿大酒喝完,广告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

……

到了第二天,《京城晚报》上就刊登了一条征文启事。

“亚细亚商场开业在即,现向全社会征集一句广告语,要求不超过20个字(标点符号也算一个字),朗朗上口;一旦被采用,亚清公司将以一字千元的价格买下广告语。

一字千金,以文致富,机会不容错过,请大家踊跃投递!

截止日期:6月28日,邮寄地址:燕南园88号企划科广告语征集信箱。”

征文启事被发布之前,燕南园88号的院子里已经搭了一个大帐篷,这个帐篷就是用来临时存放投稿信的。

南易相信,不需要两天时间,整个京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每天会收到的信件万封打底,到截止那一天,就算超过百万封,他也一点不会觉得奇怪。

京城人嘴巴贫,能说会道,不管是谁,嘴里都能白唬一段,就算是文盲也能给你整出一句广告语来,几分钱搏一个万元户,相信会有很多人付诸行动。

事实上也是如此,第一天在报纸上看到消息的人,一个个都告诉他们周边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到了第二天,《京城晚报》迎来了脱销,整个京城的《京城晚报》都被人给买完。

6月6日上午,亚清公司的前台韩美丽接待了不下千人,这些人都是过来咨询征文启事是不是真的。

6月6日中午,燕南园门口就立了一块告示牌,告诫过来询问真伪的人不要再入园,并保证征文启事的事情为真。

虽然有告示牌,可下午还是有不少人闯进燕南园88号,严重影响了亚清公司的办公。

不得已,6日的《京城晚报》上又刊登了一条新消息:本报社严正声明,亚清公司征文一事绝对属实,本报社现已收到亚清公司的两万元奖金款,被采纳的广告语奖金将由本报社代为发放。

这个消息一刊登,亚清公司终于落了个清净,到了7日这一天,过来咨询的人就变成小猫两三只。

“你好,亚清公司南易。”

南易把桌上在响的电话接了起来。

“我邮电局苗淮海,你们亚清公司的信太多了,我们局里送不过来,你们不是有卡车么,自己过来拉走。”

“苗处,我们自己拉没问题,可你们不要把我们的业务信件和投稿信件混一块啊。”

“正常信件会给你们送过去,投稿信太多了,都快把我们邮电局仓库给塞满了,快点派人过来拉走吧。”苗淮海说道。

“好好好,一辆车够吗?”南易忙不迭问道。

“不够,最好派十辆。”

“得了,苗处,您别逗我了,我现在就让运输科派车过去。邮递员叔叔们辛苦了,下个月龙眼和西瓜都会上市,一人俩大西瓜、五斤龙眼,您看成不?”

“一人再来一张电视票。”

“成啊,我再一人多给一张冰箱票。”

“好啊,我给你派俩邮递员跟你们车回去,帮你们好好整理信件,这种工作,我们有经验。”

职工的好处谋到了,苗淮海说话的语气就变了。

“多谢苗处。”

“别谢,等你们亚细亚开业,多给我们局里送点打折票比什么都强。”苗淮海笑道。

“这个好说,以后每个月给你们送。”

挂掉了电话,南易就把裘和平叫到自己办公室。

“派辆车去邮电局拉信,另外,我让江彬安排安保给你,你亲自带队去浙省拉杨梅,快去快回。”

“不会是拉回来卖吧?”

“卖什么卖,亚清欠了这么多单位的人情,不要还啊?”

“拉多少?”

“留下两辆车备用,其他八辆车你全带去,杨梅不能压,也不能颠的太厉害,一辆车装不了多少,到了那里记得买竹筐。还有,杨梅酒也拉点回来。

具体拉多少,等你到地方打个电话回来,我再告诉你,现在还没统计。时间不等人,你下午马上出发,回来以后还得出趟差。”

“好,我回去准备准备。”裘和平站起身说道。

“嗯,顺便帮我把何出纳叫过来。”

管理工作就是零零散散、千头万绪,一个上午,南易就需要处理十几件事情。

下午,先去工地转转,回办公室后,还要抽空和人谈话。

亚清公司职工的婚丧嫁娶、思想动向,看似和工作无关,可其实内里有很大的关联,该表示关心的,南易都要有所表示。

人的适应能力很强,遗忘性也很大,很快,亚清公司的职工们会极度适应他们拿高工资的状态,并渐渐遗忘他们得到这份工作时的欣喜、窃喜。

重复性的工作很快会打消他们的工作激情,到了一定阶段,他们就无法保持对自己工作的高专注度,消极怠工、得过且过的风气会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