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5章 南易退位(第3/4页)

南易这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称呼冼耀东为“耀东叔”,而不是以前的“冼叔”。

在九成九都姓冼的村子里,称呼一个人为冼叔,这不是南易犯了低级错误。这个称呼其实印证着南易内心的态度——在文昌围,南易就认冼耀东,他是冼氏的代表。

现在他的称呼换了,冼耀东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变了。

“南易,文昌围的事,你以后不管了?”

“怎么可能不管,我依然是文昌围的一份子,给文昌围出力是我份内的事,只是以后拿主意就让为民来,我听吩咐就行了。这两年就算了,刘贞快生了,我得窝家里奶孩子。

对了,现在装电话没有以前严了,给我家里再拉一条电话线,村里有事打电话给我就行。我要是不在京城家里,耀东叔,你知道该打给谁找我。”

“我知道。”冼耀东点点头,冲列会的众人问道:“南易的提议,大家有什么看法?”

南易只是从发号司令的位子退下去,而不是离开文昌围,有意见的可以接受,没意见的更容易接受,提议很快就通过。

其实文昌围村委会也不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说争权夺利,就说南易以前一直压着大家低调,账户里躺着这么多钱也不能敞开花。

对农村人来说,很重要的三件事——修祖坟、修祠堂、修堂屋,南易也一直拦着不准干,这一点,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意见。

房子,大家都不急,规划早就做好,祠堂肯定要马上修了,村里公账出大头,家家户户出小头,凑个几百万不要太轻松。

接着,南易和冼为民换了一个位子,从形式上完成交接。

会议继续,中饭是食堂送过来的,大家就在村委会解决,边吃边开。一直到下午两点半,会议才结束。

事无巨细,村里存在的问题都拿出来议了议。

会议结束以后,南易就带着范红豆去了河边的埠头,该村在的冼为麒坐在那里拿着鱼竿,他边上还坐着一个人,女人,邓玉梅,冼为麒的老婆。

“为麒哥、玉梅阿嫂。”

“呵呵呵,南易,你回来啦。”冼为麒听到声音,转回头对南易笑道。

“昨天回来的,没见到你,有活?”

“去高领了。”

“哦,有钓到吗?”

“自己睇。”

冼为麒指指边上的一个搪瓷脸盘。

南易循着冼为麒所指,看见脸盘里有两条鲫鱼在游动着。

“鲫瓜子啊,用的几号钩?”

“5号钩。”

回答南易的不是冼为麒,而是邓玉梅。

“用3号钩就行了,河里没什么大鱼。”南易说着,对向他走过来的韩囯仁摆了摆手,示意他等一会。

“呵呵,你不懂。”冼为麒懵笑着说道。

冼为麒看样子婚后的日子过得不错,心情变得更加开朗,脑子也变得更清明。

“没你懂,要说钓鱼,谁能和你比。你们继续,我不打搅了,玉梅阿嫂,一会我让红豆给你们送点虾过去,家里太多了,吃不完。”

“谢谢。”

邓玉梅腼腆的笑了笑。

南易回敬了友善的笑容,目光一直没有往邓玉梅的大腿扫视。

邓玉梅也得过小儿麻痹症,因为后遗症,左腿留下了终身残疾,可以走路,但走起来一跛一跛,她和冼为麒算是比较相配的。

冼为麒呢,现在也不是每天都能在河边钓鱼,有活的时候,他就要去干活。

至于他干的什么活,很简单,专门给别人送去“剧终”二字。

小号精通以后,冼为麒又触类旁通学习了唢呐,修炼到了最高境界“吹断魂”,被一个道士班子给吸收,成为了唢呐手。

道士班子生意挺好,一个月可以出门吃好几次席,人间不好的时候可以挣三四千,人间太平也能挣个一千好几,分到冼为麒头上,一个月大几百收入没问题。

这是一个手艺人的美好时代,农村人要是跳不出农门,家长们总会想办法帮家里的半大小子拜个师傅学门手艺,什么木匠、泥瓦匠、篾匠。

棺材头子、道士壳子虽然都挺挣钱,可到底做的是白事,好说不好听,一般不是家学渊源或没着没落的破落户不会选择去干。

一个会吹唢呐的昂居,太适合干这门营生了。

“克瑞亚,有什么话你就说吧。”带着韩囯仁往南宅那边走了一小段,南易就说道。

“南生,你是不是要退了?如果你退,我也走,出去自己单干。”

“怎么,嫌分到的钱太少?”

“不少。”韩囯仁摇摇头说道:“这些年,我也有了一些积蓄,正好,深甽这边对港商有优待,我自己出去开个服装公司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