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4章 扳道工(第3/3页)

送走战友,南易就去了村委会。

“体检要开始了,正打算通知村里想去当兵的崽子。”

“哦,有几个?”

“三个,适龄的就两个,十八岁以下的有一个。”

八十年代虽说征兵年龄是十八到二十岁,可十五六去当兵的很多。

“这么少?”

“不少了,我挑了挑,估计能被选上的也就五六个,两个已经有婆姨了,一个在哪里做生意都不知道,人也通知不到。”

“什么文化水平?”

“一个小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

“高中的是谁?”

“冼为军,今年才十七。”

“那可惜了,读书不行?努努力考工学院多好。”

“不行,你重视教育,我当然也重视,但凡能学,村里都会支持他们。”

“那就到部队上再考,既然要去当兵,总得当出点名堂,当三年大头兵就回来那就可惜了。打听过吗,今年哪里招兵?”

“东北。”

“呵,那有的受了。”南易轻笑一声,说道:“那个小学的,要是冲着村里的分红,就让他别去体检了。除了一点小实惠,犯不着去部队吃三年苦,搞不好是养三年猪。”

“我问过了,人家就是想当兵,想上战场轰轰烈烈。”

“那就让他自己想清楚,就他的文化水平在部队不会有太大发展,军官就别想了,除非他能全身囫囵得个一等功。

科技化,也是部队未来的大趋势,农村兵难咯。既然想去,就奔着在部队当志愿兵当到退休去吧。”

“志愿兵津贴可没多少。”

“我们文昌围的兵需要靠津贴过日子吗?”

“呵呵。”

“等他们当兵一年后,村里给他们每人送一万块钱过去。对了,为军的早点送,新兵连完了就送去。”

“送钱干嘛?”

“当然是给他们花。”

钱给了,刀刃在哪,就让他们自己去悟。

冼耀东琢磨了一下,也琢磨过味来了,“好,这事我会让人去办。”

“一旦被征上,他们几个爸妈要是在外面做生意,就让他们回来在村里找点事做,在外面容易出事。”

“南易,你是怕沾上污点?”

“嗯,就是这个意思,给不了助力,也别拖后腿。村里也是,只给,不求,不需要他们给村里开什么方便之门,村里只要个名头就行。

啧啧,文昌围了不起啊,谁谁谁家的在部队当军官。别人这么一夸,多好听,多给文昌围涨脸。”

“也是,就隔壁村的,出了个营长,多神气。”

“呵呵,我们也会有的。村里那帮养鸡的怎么样了?”

“不好过,上个月发了一场鸡瘟,死了八成,赚的钱都赔进去了。”

“那他们还养吗?”

“没钱,养个屁,问村里借钱我没给。”

“再抻抻他们,等把他们的戾气磨掉,明年就可以把他们整合起来,出去搞养殖了。”

南易原本早就设计好的,从养鸡仔卖鸡仔过渡到养猪,再进入饲料领域的路线,终于可以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