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圣寿节(第2/2页)

皇上大约是真高兴,到得后来,甚至自己击案高歌,还拉着几位亲王一起起舞,直到月上中天,兴尽了才散席。

刘琰之前就考虑过太晚了,回宫未免折腾,早早让人把望春宫、结绮院、流芳院等处收拾出来,好让太后、皇上就近留宿。

皇上虽然颇有醉态,却坚持要和太子一起送太后回望春宫,刘琰只得把皇子公主们托给德妃、贤妃,先陪着去望春宫。

进了大殿,皇上扶着太后,请她上座,自己坐在一旁,又叫刘琰和许京华过来,一手拉一个,对太后说:“娘娘,两个孩子的婚事,咱们就这么定了吧。”

太后这时也没什么好说,只能点头:“等京华出小祥,再下旨意吧。”

“自然,自然。”皇上笑着把刘琰的手按在许京华手上,对她说,“我就把太子交给你了,你们两个,以后要相亲相爱,知道吗?”

许京华红着脸点点头。

皇上又转向刘琰:“你自己心里有数,我就不说了,去吧,让我和娘娘说几句话。”

两人便自然而然地牵着手告退了,皇上侧身看着他们离去,感叹一声:“年轻真好。”

太后道:“皇上才过而立,也年轻着呢。”

皇上摇摇头,撑着椅子扶手起身,徐若诚要来搀扶,皇上却拨开他道:“不用,你下去吧。”

太后以为皇上要说什么要紧事,便劝道:“我看皇上喝得不少,要不先回去歇了吧,有事明日再说。”

皇上却走到她跟前,半转过身,一屁股坐在了脚踏上。

太后吓了一跳,低头道:“皇上这是……”

“娘。”皇上把头轻轻靠在太后膝头,低低叫了一声。

太后一顿,听皇上接着说:“您还记得吗?南下逃难的时候,您都让我叫‘娘’。”

为了活命扮成流民,她带着个孩子,当然只能母子相称……那是他们这一生中最艰难困苦的时光,太后怎会不记得?她把手放在皇上肩头,轻轻拍了拍。

“可是后来,到了建康,见了父皇,进了宫,您就再也不准我叫了。”

太后眼眶湿润,低叹一声:“尊卑有别……”

“我特别羡慕老五,可以光明正大地叫您娘。”皇上声音里有了笑意,“他刚出生时,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他,觉得我只有一个娘,还让他给抢了。”

太后只能看见皇上后脑勺,不能察言观色,索性直接问道:“那你后来怎么又愿意哄他了?”

“因为我大婚之前,每年生辰,您都亲自下厨给我做一碗面,但没给老五做过。”

太后有些心酸,她第一次下厨给皇上做寿面,是他们到建康以后,皇上第一个生辰——整个建康皇宫,只有她一个人记得小皇子的生辰,她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才做了那么一碗面给小皇子庆生——那碗面的滋味,哪是齐王这种生来富贵、半点苦没吃过的孩子能懂的?

不光齐王,连先帝,太后也没自己下厨给做过什么吃的。

“所以那日琰儿生辰,京华自己说想做碗面给琰儿送去,我很受触动,琰儿很幸运,能在最好的年纪,遇上这样一份真心。”

太后笑道:“知道啦,我这不是答应了吗?”

“您还得长命百岁,看着他们生儿育女。”

“好好好。快起来吧,坐那儿不凉吗?”

“我还想叫您一声娘。”

“……叫吧。”

“娘。”

“哎。”太后答应一声,伸手扶正皇上头顶冠冕,“这一年多,皇上辛苦了,好在如今毒瘤已清,皇上歇一歇,尽管大展拳脚吧。”

皇上这才高兴,扶着太后的椅子站起身,说:“那我回去歇着了,母后。”

太后知道这时候不能纠正他,便点点头,扬声叫徐若诚进来,“好好服侍皇上就寝,记得喝一碗醒酒汤。”

徐若诚答应着扶皇上出去,太后轻轻一叹,亲信老嬷嬷自内殿过来,劝道:“娘娘也歇着吧。”

“嗯,京华呢?”

外面进来宫人禀道:“殿下和郡主出门就遇见了齐王殿下,郡主已经回房就寝了,齐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去了流芳院。”

太后:“……他怎么没回家?”

“齐王殿下没说。”

太后不禁烦恼:“一个省心的都没有!”

老嬷嬷笑着劝道:“娘娘如今才省心呢,郡主做了太子妃,以后日日在您跟前,多好!咱们王妃也有了身孕,明年你就抱小孙子了!还有皇上,老奴没什么见识,但皇上今日借着酒同您掏心掏肺,不也是为了让您安心吗?”

太后听得怔了一会儿,才笑道:“你说的是,我真是越年老越多虑,罢了,不管了,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