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隔墙有耳(第2/3页)

他说完就迈开步子往前走,刘瑁却不依不饶,跟上去说:“没意思吗?我倒觉得有意思得很。一个不识礼数、毫无教养的野丫头,却能让我们大皇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趋之若鹜……”

刘琰一下站住脚,转身面向刘瑁,冷森森道:“你再说下去试试。”

他们这时已经走过月亮门,从许京华的角度,恰好能看见两人对峙的样子——刘瑁比刘琰矮了整整一头,气势难免落于下风,又被大皇子殿下冷脸逼视,很快就败下阵来,不由自主后退一步。

李奂云赶上来劝解:“殿下息怒,阿瑁他……”

刘琰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冷笑道:“奂云真是家学渊源,学的一手借刀杀人绝技。”

李奂云一愣,刘琰不再理会,转头径直向东去了。

“呸!我看他才是家学渊源!”刘瑁回过神,往地上吐了一口,“只许他们做,不许旁人说,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阿瑁!”李奂云低声道,“当心隔墙有耳。”

墙这边的许京华摸摸耳朵,忍着怒意,在心里嚷:“快走快走,不然我要动手打人了!”

可惜没人能听见她的心声,刘瑁满不在乎道:“这里哪还有什么人?刘瑜看见那野丫头从岛上下来,就跑去堵了,我们大殿下怕人捷足先登,也跟着去追——这事说出去,真叫人笑掉大牙,堂堂皇子,竟拿大字都不识一个的野丫头当宝贝,嘁!”

“大殿下也是处境艰难。”李奂云将声音压得极低,“皇上至今都没有立储的意思,胡贵妃却掌理后宫,一副后宫之主架势,换你,你不急?”

刘瑁哼一声,往湖边走了几步,他说话没什么顾忌,声音仍能传入许京华耳朵。

“所以我更不懂了,眼见得宫中没有援助,太后也不肯为他说话,他有空捧着许家父女,怎不想办法联系李家?”

李奂云低声说了句什么,因为走得远了,声音模糊,许京华没能听清。

“太后不会因为那野丫头嫁给刘瑜,就支持他吧?她不是一向看不上贵妃吗?”

“现在是不会。”这一句,李奂云没刻意压低音量,“但是将来呢?真嫁了二殿下,给二殿下生儿育女以后,你猜许姑娘会不会帮着二殿下……”

后面几个字,他又说得含糊不清,没法分辨,只听见刘瑁接道:“是啊,养的终归是养的,哪有亲骨肉亲?怪不得我们大殿下,一点儿也不肯让刘瑜接近那野丫头呢。”

“我瞧着,他心里也不情愿,一向是心气最高的人,怎么可能真瞧得上……”李奂云低笑几声,“所以你也别再拿这事激怒他了。走吧,找地方坐会儿,我累了。”

“那你那表姑姑的事情怎么办?”

“不怎么办。他知道有这事就行了……”

随着两人走远,声音也终于小到再听不见,许京华从树后出来,穿过月亮门时,那两人已经不知拐到哪条岔路,连人影都不见了。

她有点懵,李奂云、刘瑁后面这番对话,可以说是简单直白,比之前和刘琰说话时,更容易听懂,也正因为听懂了,许京华更觉难以接受。

和这些人比起来,她或许有些傻,但许京华从没以为刘琰对她好,是因为她自己有多么好,她从第一次见面就知道,刘琰看她,是居高临下的。

她很清楚,刘琰和她往来亲近,就是看在太后面上,想为太后分忧、哄太后高兴。他被太后养大,发自内心地敬爱太后,因此愿意对他们父女好,合情合理。

许京华从没想过,这其中可能还有利益上的考量。

还有那位二殿下,他真的想接近自己,然后……,许京华感觉有点恶心,使劲摇摇头,回想起撑船内侍指点的丽春台位置,一路小跑过去,找到正在钓鱼的老爹。

“你跑什么?把我鱼都吓跑了!”

许京华走到老爹身边,见那儿有个矮凳,就一屁股坐下,说:“我渴了。”

郭楮立刻让人送了茶来,许京华接过茶杯,向郭楮道:“谢谢郭公公,我和翠娥走散了,烦劳您派人去找找她,告诉一声,让她别慌。”

郭楮答应下来,走到外面去吩咐,许京华一口喝了杯中茶水,拖着矮凳凑到老爹旁边,问:“爹,娘娘没有把我嫁入皇家的意思吧?”

许俊抬手在她脑门弹了一下,气道:“你这丫头害不害臊?怎么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您先给我个准话!”

“你少做梦,还嫁入皇家……”许俊气得直嘀咕,“就你这么个泥地里滚出来的野丫头,有人要我就烧高香了,还皇家?!去去去,又把我鱼吓跑了。”

他这么一骂,许京华不怒反喜,笑嘻嘻往他脚边水桶里看一眼,嘲笑道:“我吓跑?您一共就钓了一条鱼,还赖我把鱼吓跑?您到底会不会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