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连环坑(第2/3页)

太后见她回来,笑道:“京华才来第一天,就想习字了?看来我得给你找个博学多才的先生才行。”

“不不不。”许京华把头摇了好几圈,“是大殿下说,我学会一个字,就带我去御苑骑马,我才学的。”

旁边齐王笑道:“我说呢,刚还跟我嘀咕说上学如坐牢,怎么扭头就跑去找刘琰学写字了?”

太后也不失望,笑问:“那你学会没有?”

“没学会,太难了。那笔根本不听使唤。”许京华走到太后身边,挨着她坐下,“殿下说,‘许’字笔画太多了,让人找了那个给我。”

她指指宫女,宫女就把描红本子呈到太后面前,太后接过来翻了翻,“难得琰儿还有空的描红本子,他小时候最刻苦了,写满的描红本子,有你叔父两倍还多。”

许京华对描红什么的没兴趣,但这话却提醒了她,既然那故事,大殿下是从书里看来的,那叔父也应该知道,就说:“大殿下还给我讲了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叔父你知道吗?”

“威震西域的班定远啊,知道。”

“班定远是谁?”

齐王惊讶:“刘琰没和你说吗?班定远就是说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东汉大臣,他叫班超,后来封了定远侯。他的故事可多呢。”

许京华感觉自己刚才不是跳了一个火坑,是连环坑!

“那叔父快告诉我,他火攻匈奴人,成事了吗?后来鄯善人归顺大汉了吗?”她虽然从小生活在胡汉混居的怀戎县,并不似长辈一样对异族有那么大的成见,但幽州胡人大多汉化已久,认可朝廷是天/朝上国,所以她心中理所当然向着汉室。

“成了,他们杀了匈奴使者,鄯善国主大惊失色,同意归顺汉室,还把王子送来做人质。”

许京华长出一口气:“我就知道能成。”可恶的大皇子,就一句话的事,非拖着不给她讲清楚,他是有意的吧?可自己也没得罪他啊?真是个笑面虎。

太后听完,有些好奇:“琰儿怎么想起给你讲这个故事?”

许京华回忆了一下,不好意思道:“好像是因为……我说女孩不用识字。”

太后懂了:“他这是想告诉你读书的乐趣吧。”

“怪不得,”齐王失笑:“看来我不该把结果告诉你。”

许京华糊涂:“为啥?非得叫我着急吗?”

齐王摇头:“不是,是叫你自己认字,去读这故事。”

许京华:“……”

原来大皇子打的是这个主意!好阴险,以后要躲他远点!

太后看她闷闷不乐,伸手揽住她哄道:“好啦,读书的事,且不用急,才来第一天呢,别把我们京华吓着了。”

又叫人送上时新果子来,给许京华吃,问了她一些怀戎的风土人情等事,许俊才睡醒起来。

正好这时齐王妃也到了,许京华好奇得很,起身站到一旁,眼见宫女引着一个花容月貌的美人进来,下意识就屏住了呼吸。

太后让齐王妃免礼,齐王先介绍许俊,许俊手足无措,想站起身,被齐王按住了,只能受了齐王妃的礼。

“这是侄女京华。”齐王转头叫许京华,“京华发什么呆呢?快来,这是你婶娘。”

许京华呆呆上前两步,小声说:“我可不敢叫婶娘。”

齐王惊奇:“不叫婶娘叫什么?”

“叫仙子姐姐。”

齐王妃被许京华逗得掩面而笑,“这孩子说话,怎么有点像王爷?”

齐王:“……我可没这么说过。”

许京华回过神,仍觉齐王妃一举一动都优雅美丽,一点也不似人间的凡人,令她这样没心没肺的,都觉得自己就像是明珠旁边的沙子,根本不配站在这儿。

她束手束脚地给齐王妃行了礼,没叫婶娘,当然也不好真的叫仙子姐姐,只说:“侄女京华拜见王妃。”

齐王妃伸手拉住她,扶着送回太后身边,笑道:“妾一眼看见,就知道这是母后的亲孙女,像您。”

太后惊讶:“像我么?我们都觉着像毅儿少年时。”

“王爷就长得像您啊。”齐王妃又说了几句恭贺太后母子团聚的话,才说起正事,“大伯的住处、伺候的人手,妾已经都安排妥当了。”

太后点点头,叫了两个老嬷嬷进来,先对许俊说:“我听京华说,你有病痛不爱吭声,这可不成,你这些年吃了太多苦,身子可得好好调养。这两个嬷嬷,是我派去替我看着你的,你得听她们的话,哪里不舒坦了,也得告诉她们,知道么?”

许俊悄悄瞪了许京华一眼,应道:“是,儿子记得了。”

太后又对齐王妃说:“那就辛苦你了。”

齐王妃忙说:“都是妾该做的,不辛苦。”

“双柳巷那边的宅子,怎么收拾,我都交代毅儿了,他有时候粗心,你也帮忙留意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