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两位队长(第2/3页)

起码要有第四层次的社会思维,并且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去评估一个人真正的心理创伤等级。这不可能,法院也不可能认。

不可能陆令签了字,说这个人心理创伤非常严重,法院就能参考。即便有一天,陆令当了教授,也不行。甚至会被无数人嘲讽。

所以,燕雨一直也明白,陆令现在的路很顺,但以后的路,是不归路。这就好像,要求法官把行为人的情商作为“行为能力”的参考值,也许法官都觉得有道理,但是他不可能在判决书里这么写。

陆令,以后一定会面对偏见、不公、嘲讽,并且无从置喙。

……

燕雨回到自己的屋子,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开始整理起材料来。明天开始,她要把精力放在陆令身上,协助陆令核查村民的情况。

截止到今天,辽省参赛队伍的分数,已经降到了第9名的位置。

这虽然已经是很好的名次,但跟一开始的势头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原因很简单,他们拿出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这个没有产出的案子里。其他侦办的案子,又总是从外面借人。借人,分数就会被分走一部分。

现在,关于这个案子,即便是派出所的民警,也没有陆令、燕雨更清楚。

L县历史上一直都是粮仓,现在因为靠近上京、天华,逐渐成为了果蔬生产基地。全县小麦种植12万亩,蔬菜却超过了30万亩,因为靠海,还是水产养殖大县。

清河村因为土地平坦,小麦种植比较多,当然也不乏果蔬种植。

2020年6月22日,清河村正值小麦成熟季节,收割机也都到了村里,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收割作业。除此之外,这个季节的蔬菜产量也不低,村里时常能见到外人,大家也都习惯了。

如果是过年前后,有人来村里,那肯定会被人关注,但是这个季节,村口商店附近,外地人很多,没人多瞅一眼。

孩子是吃完午饭出去玩的,出去玩的时候,和爷爷说了,要去找村里的小伙伴玩。

经过联系小伙伴,当时这个孩子确实是找他们玩去了,一共有四个孩子,去了村口的麦田看收割机。在这个期间,玩耍的孩童数量多次变化,多的时候凑了十几个孩子一起玩,少的时候三两个孩子一起玩。

孩子们嘛,总是有玩不完的东西,也都有发泄不完的精力,什么都觉得好玩,还有人在河沟里摸鱼,也就是这个阶段,陈思睿丢失了。

孩子们都记不太清楚时间,但是经过统计,最后一次和陈思睿玩的孩子有两个,也都是五六岁的样子,这三人在麦田里抓大蚂蚱,还被村里的成年人驱赶过,因为收割机一会就过来了。

因为这个事,当时派出所专门找来了警犬,把已经收割完的麦地都搜了一遍,确定没有发生孩子被卷入收割机的惨剧。

而当时驱赶孩子的成年人,都问过了,没有人注意到陈思睿。这几个村民住的距离陈文民家比较远,村里的孩童认不全实属正常。

到了下午,就已经有孩童陆续回家,又有新的孩子跑出来玩,每年收割机来的时候,村口都是这般热闹。

到了傍晚,陈文民到处找陈思睿,找不到了,后来村里大喇叭喊,也找不到,到了晚上八点多,村里出来很多成年人帮忙找,依然找不到。

第二天,村里人找了一夜没找到,报了警,后来警察也没找到。

陆令已经和当时的收割机驾驶员等进行了视频,当时非村民的这些人,陆令已经都视频过了,也都没有发现问题。

目前,所有人都猜测是有一个牙公或者牙婆把陈思睿带走了。

这个时机把握的非常好。

第一,这个时间段村里外人多,村口来外人根本没人注意。

第二,收割机正在运行,即便孩子有点轻微的呼喊声,离远点就没人能听到。

第三,孩子们都在村口玩。

这应该是熟悉农村情况、有经验的人做的。

燕雨已经调取了附近半个省,近五年的类似案件,都没有发现情况相似的。

可以说,案子走到了现在,已经穷尽式搜索了。

……

现在,说别的已经没有用了,既然村民还没有查完,燕雨也不打算放弃。

第二天一早,燕雨打了个哈欠,早早起床,跟着陆令开始了新一天的核查。

今天要问的人里,有三个人是比较重要的。

一个,是当天在村口待过的成年人,另外两个,是村口商店的人。

这个案子,目前陆令判断,歹徒是有预谋的,准备好了在这个季节动手。

按照常理,歹徒一定会有一辆车,一般是通过欺骗等方式从村口骗走一个孩子,然后带上车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