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撕开历史的一角(第2/3页)

“天大的事,吃完饭再说。”村支书表示自己可不吃这一套,“对了,我刚刚走了之后,突然想起来一个案子相关的线索,要是吃完饭,我就告诉你们。”

这绝对是大招了,燕雨只能点头,接受村支书的款待。

菜很简单,四个大菜,每个都是一大盆。

一大盆锅包肉、一锅白菜猪肉血肠炖粉条、一大盆小鸡炖榛蘑,还有一个大铁盘子,里面应该是鸡蛋、韭菜之类的,但不是炒的,应该是“卧”的,做法就是蒸。

这还说啥?虽然只有四个菜,但这菜量,六个人要是走了,村支书不可能吃的完。

吃吧。

陆令挺感动,以前他在派出所的时候,有时候去老乡家里,也会被留着吃饭。比如说他第一天报到,那个商店的老板就要留他吃饭。

寒冷的地方,吃饱了才有能力御寒。人体虽然本身就有脂肪可以释放能量,但饱腹时明显能量更充足,人体发热功率也就更高,冬天不容易冻坏手脚。

好在,就四个菜,也不算太麻烦人家。大锅里还有白菜粉条子,所以应该不会有别的菜了,这就还好……

正想着,有人从外面端进来一大盆排骨炖豆角。

“叔,怎么还有菜啊?够吃了够吃了!”陆令有些纳闷,这是在哪做的?用的邻居的锅?

这邻里关系,真是好。

事实上,一共六个菜,还炖了几块鱼。鱼是村支书老婆端过来的,鱼上桌之后,村支书老婆也在这里一起吃饭。

陆令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鱼,只知道鱼活着的时候肯定有几十斤,这只炖了几块,就是一大盆。

菜上齐了,村支书这才觉得面子足了,那脸上的笑容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一大盆东北大米,六个人既然动筷子了,就不客气了。这么多菜,要是只吃了一点,村支书绝对会生气的。

吃得饱饱的,村支书满意了:“我之前也没想这个事,刚刚睡醒了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一个人。那次事故,旁边的村子叫大岔口,那个村有个人去的最早,后来和我一起走的。我俩还聊了几句,他说幸亏我们来的人多。那个人叫啥我死活没想起来,但是我知道他长什么样……这样,吃完饭你们带我去,我能在他们村把人给你们找出来。”

“那太好了。”燕雨一听,眼睛一亮,这还真是好消息。

吃完饭,大家帮忙收拾了一下,剩下的就交给村支书老婆了。

要走之前,燕雨犯了难。

给人家钱?

不怕被打就给吧!

送个礼物?

来之前确实没有准备合适的啊……

几个人在出去之前、休息的几分钟,简单地商量这个问题,只能建议明天再来一趟,给带点合适的礼物。但明天再来,专门送礼物的话,村支书又不高兴,觉得见外;而明天在这个村继续查,也意义不大,那个13岁的小女孩现在还不到问的时候。

“把我的鱼竿送给他吧。”叶文兴说道。

“啊?后备箱有你的鱼竿?”燕雨愣了一下,“你啥时候放后备箱的?”

“一直都在……”叶文兴道,“就一根杆,不占什么地方……鱼竿收起来就一点点……线组和鱼钩我都是放包里。”

“人才……”燕雨佩服了,“那你鱼饵也带了?”

“就带了一点点,只能带一点点……”

“……”燕雨无话可说,“你鱼竿多少钱?回去给你买一根。”

“肯定能抵这饭钱了……不用给我钱,回头忙完了,燕队批假让我去钓一天鱼……”叶文兴想了想,“一天一夜就更好了。”

“行……”燕雨点了点头,最终还是说道,“一码归一码,鱼竿的钱回头从经费里出,给你买一根,算咱们吃饭的饭钱。我跟领导说一下。”

就这样,村支书收到了一根质量上乘的鱼竿,还有叶文兴包里的一个线组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种礼物村支书倒是收下了,又可以在村子里炫耀一番了!

这可是省里领导送我的鱼竿!

车子正好有七个座位,燕雨开车,刘俪文坐在副驾驶,其他五个男人坐在中后排。

村支书确实没有说谎,他到了大岔口村之后,下来找了几个人,问了问,还真的找到了他要找的人。

具体是怎么形容的,陆令都听不懂,但人找到了。

这位村民大概有70岁,个子挺高,年轻的时候估计有1米83,现在驼背了一些,脸上皱纹不少,但依然有些神采。

“那事我还记得,当时我也不是最先去的,我去的时候,村里已经去了俩人了,不过这俩人都把受伤的人背回家了,我一直没走,就在那帮忙,”村民说道,“当时也不知道因为啥,有几个女的可能是信主,在那边一直念叨,还有人抬着人往村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