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命案与战狼突击队(第2/3页)

“凶手这是做什么?”陆令有些纳闷,“毁容自然是防止身份被发现,扔进海里也是这个目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绑个铁球啥的,不让尸体飘回来呢?”

“嗯?”王健通过后视镜看了一眼陆令,“你说的倒是也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能这么分析嫌疑人,嫌疑人哪有这么聪明。或者也有可能是绑的绳子脱落了。”

陆令不说话了,他和王健也不是很熟悉,聊太多惹人反感。

从目前王健的叙述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刚刚说的这个,还有就是刑侦队是如何快速判断死者身份的?

如果是真的面部烧灼,那凶手既然做,就肯定处理得比较到位,警察这么快就发现身份?

DNA?陆令只能说表示怀疑。如果说这位死者曾经录入过DNA,那倒也不是不可能,但这种概率目前来说不算高。

“所以案子现在还没有破,你们还跟着这个案子呢?”苏队问道。

“是的,不过我们也就是配合一些账目信息,案件侦办不怎么管,”王健想了想,“我们队长,派了两个人过去。”

“我们这次来,也有不少事需要核查,其中还涉及一家网上拍卖机构的后台数据,这边我不太熟悉,可能需要你们多帮一下。你看需要我这边做啥,我都没问题。”苏队听完命案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正事。

“这个不用,你们放心,这些事情不麻烦。”王健摆摆手。

聊着天,车子很快就到了这边的经侦大队。

停好车,王健带着三位进了队里,和领导汇报了一下情况。

“我听说,你们辽省,目前正在搞一个叫‘职业警察’的试点工作?”说话的这位队长姓刘,今年只有31岁,已经是经侦大队的一把手。

“确实,这两位就是目前的考核学员,其中这位,目前分数排名第一。”苏队说完,有些好奇,“刘队居然还关注这些事情了。”

“我们刘队是警官大学毕业的,我听说这个试点就是他们一届的几个同学在推动,就比较关注。”王健说道。

“确实,和我一届的同学,在部里推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市局还想申请一个试点,结果机会没给我们。”刘队道。

“你们深州……你们这边,一年警官大学毕业的都好几百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没有这样的小队也没问题啊!”苏队有些无语。虽然他个人有钱,但是他来过深州、杭城多次,深刻感受到,办案经费差距太大了!

要不说人家南方这些发达城市做事效率高呢!人家这都主动想申请!苏队可是知道,今年年初要搞这个的时候,沈州很多人都觉得搞不起来,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没兴趣,也不认为这个事有意义。

深州这边,警官大学的学生非常多,比刑警大学要多上不少。

这么说吧,目前深州市下面这么多区,有一大半的区分局一把手,是警官大学毕业生。一大半!

也正因为如此,这里对于警官大学的学生也很友好、也更加信任和重用警官大学的学生。

作为领导,更愿意带警官大学的师弟,和更愿意带自己的子侄,肯定是不一样的,前者能形成更强的战斗力。这也形成了良性循环。

“话是这么说,我们面对的东西,也比很多小地方复杂的多,对于更专业小队的需求也是迫切的。”刘队看着陆令,“刚刚苏队说你是排名第一的警员?你是警官大学的师弟吗?”

“刘队您好,我不是。我们小队的队长,目前分数排名第二的那位,她是您的师妹。我是西大的研究生,专业是人格心理学。”出门在外,陆令还是很明白该怎么说话的。

“我师妹是队长?那你分数比她高,你比她厉害啊。”

“并不是如此,这分数是办案子累计的,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也是运气好,侦破了几个命案。”陆令道。

“西大心理学系,非常有名。我上学的时候,学犯罪心理学,老师还讲过。你一个西大的研究生,愿意当警察,这么优秀也是正常!”刘队还是挺高兴的,“苏队,你这次来,可是带了英杰啊,这样,等你们忙完,我这边案子结束,我做东,好好接待一下你们。”

“行,没问题。”苏队这种事是不会推脱的,反正外地的朋友去沈州,他从来都没有慢待。

天下公安是一家,这话没错,但一家人也有亲疏远近,把关系搞好点没什么坏处。

“那,这样,”刘队想了想,“我这边有两个人在刑侦那边帮忙,我从那边换一个人回来,让这位小兄弟过去,然后换回来的人,陪着你们一起搞经侦的东西,如何?”

“那是再好不过了。”苏队倒是很满意这样的安排。有个本地人带着处理这些事情,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