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毒(第3/3页)

这是个大工程,不过好在已经不是正月,存款的人少了很多,加上小偷之间互相举报,这工作还算可以开展下去。

有几个小偷,他并不在意自己被抓,也告诉警察自己什么都可以说,就是不理解自己为啥被抓。直接跟警察说:“你们告诉我,我是怎么被抓的,我就全招。”

但是,这基本上就是痴心妄想,警察是不可能告诉他们具体方案的。当然,这只是因为办案规定不能说罢了,其实告诉他们也无妨,毕竟安装摄像头这种事,告诉他们,他们也发现不了,只是就不敢偷了罢了。

这些小偷,是集体作案,根据目前报案的盗窃数额,已经超过了三十万,每个人都作案超过5起,这肯定是判的很重的。等他们再出来,可能就真的在哪都偷不到现金了!

对了,在团伙犯罪中,最终统计犯罪所得的时候,是按照总金额来计算的!

比如说,张三和李四两个人偷了一幅名画,卖了500万,张三是望风的,只分了5万元,但是最后判刑的时候,张三照样以500万为基准来判刑。

额,这样说并不准确,是按照画的实际价格来判。毕竟他们卖了500万,实际价格可能2000万以上,量刑按照实际金额算。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县局在警情通报上,就变得主动了许多。

经过多方努力,连续几十个小时的持续奋战,打掉了一个共有16人的跨省作案的盗窃组织!各地纷纷发来贺电!

这个案子里,陆令名声不显,这种大集体办案,难度最大的在于每一个人的努力,比如说那些看监控的刑警,哪个都不容易。这种情况下,陆令自然也不会去争名夺利,有些事情大家知道即可,总之,越是如此,他在刑警队的地位反而越高。

看似来学习,已经和青山、王福才完全两个概念了。

这下,网络上所有说公安局的人都偃旗息鼓了。一个十几人、组织严密的跨省团伙,在好多地方都没有被抓到,能在一个小县城全部栽了,还想要如何?难不成希望这边县城公安在第一起发案后就能抓住所有人?这确实不符合逻辑。

对于这些小偷,不怕偷的多,就怕你收手。只要不收手,早晚会被捉。

这几天之后,包括游少华在内,四人将赶赴市里进行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实战考核,而这边的毐品线索,就交给了隋队来负责。陆令对这个案子很感兴趣,跟隋队说了,有进展一定要告诉他,隋队满口答应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