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北上(第2/3页)

自儿皇帝石敬塘将幽云十六洲献给契丹之后,这幽州的北方屏障再不属于中原地区,直到此时,仍在契丹人手中,不曾收回。

杨易一身汉人装束,进入这辽国境内,自然引得多人瞩目。

辽国之人一向对汉人无有好感,见他一个汉人,竟然锦衣怒马,大摇大摆的在辽国境内行走,惊诧之余,不由得贪念大炽。

一队打草谷的辽兵经过杨易身边时,为首的军官看了看杨易的模样,对身旁属下笑道:“前几天听说大王痛失爱马,咱们王爷向上面献了几次宝马,都没有入得大王之眼。”

那军官看向杨易胯下黄马,眼中贪婪之色大盛,说道:“没想到如今造化来了!”

旁边几个属下见他目光不住向前方打量,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都笑道:“确实是造化来了,此人跨马持兵,定然是南朝来我北地打探军情的探子,咱们将他捉了送与大王,正是大功一件。”

为首军官哈哈大笑,“不错,某家早就看出此人不是良善之辈,快快把他给我擒住了!”

其时辽兵约有一百来人,听得军官吩咐,发一声喊,策马狂奔,尘烟滚滚之中,只是片刻时间,已经把杨易围了起来。

杨易这些人将自己围拢起来,不惊反喜,他只知道这昆仑冰蚕就在南京城附近的一座寺庙里,被一个叫做慧净的酒肉和尚偷偷的养着,但这座寺庙到底在哪里他却是一无所知,正焦躁间,猛然见这么多辽兵围拢过来,心道:“我不了解这南京附近地形,但这些辽兵却不可能不了解,抓他们来问一下便是。”

想到这里,不待这些官兵对他说话,一夹马腹,黄马猛然一窜,他人已经抢先到了一个兵丁面前,开口问道:“你可知附近有什么有名的寺庙没有?”

那兵丁见杨易刚才还在几丈之外,但眼前一花,只是瞬间便已经到了自己面前,很是吃了一惊,呜哩哇啦叫了几句,说的却是契丹胡语。

杨易见他说的是契丹话,眉头一皱,“这却是麻烦了!”

抄起大戟,一戟将眼前兵丁戳死,随后策马如飞,向身旁这些辽兵杀去,为首的军官将这个南朝骑士如此凶猛,只是问了一句话便杀了自己这面一个人,勃然大怒,吩咐左右,“杀了他!”

一百来个兵士放下手中抢来的汉人奴隶,论起刀枪棍棒齐齐向杨易杀来。

杨易叹了一口气,“何苦来哉!”手中长戟一扫,气劲延伸之下,九尺来长的青龙大戟的顶端忽然伸出丈余长的青色戟芒,吞吐伸缩犹如灵蛇吐芯,这青色戟芒堪比神兵利器,被杨易横扫一圈之后,但凡被青芒扫到的辽兵,全都被斩为两段,坠落马下,哀嚎不休,却一时不得便死。

只这一招横扫,便有十几名辽兵被杨易杀掉,杨易持戟高呼,“谁会说宋话?会说宋话者,我饶他不死!”

他喊了几句,回答他的是一窜箭矢。

杨易见此情景,不再喊话,拍马舞戟向前方这些辽兵杀去,只是片刻功夫,已将这上百个辽兵挨个刺死,待到将最后一个辽兵杀掉之后,杨易拨转马身,向那些被俘的宋人百姓走去。

这些老百姓既然是被辽人打草谷所捕获,那么定然距离北京不会很远,对北京城附近应当极为熟悉,找他们问一下这附近的寺庙方位却也一个办法。

旁边被辽兵擒来的宋人百姓,见杨易杀人如同割草,胯下黄马奔行如电,这上百名凶残之极的辽狗兵士竟然在片刻之间被都他一人杀死,都以为这是天神下凡,特意搭救他们,吓得跪伏于地,向杨易连连叩头,口中“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三清道祖”等等名字念个不停。

杨易伸戟挑开他们身上捆绑的绳索,问道:“你们是哪里人?”

这些被俘之人有五十多个,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听到杨易问话,一个老头说道:“大神在上,小人家就在南京附近八十里外的小村里,旁边这些人都是我的同村,往日里这些辽狗一般不出南京城外三十里,这一次不知怎么回事忽然跑到一百多里之外去打草谷,我们村里人躲避不及,全村老少,几乎全都被他们掠了来。”

杨易听他说,他所在的小村子远在南京城外八十多里,不由得心中失望,“这些人怕也未必知道这南京附近有什么寺庙。”

虽然心中失望,但还是问道:“这位老丈,你距离这南京城也算不得太远,我问你,你可知道这附近可有多少寺庙?”

老者叩头如捣蒜,说道:“小人极少离村,对这南京附近却是不太熟悉!”

杨易看向其余之人,问道:“你们里面可有对附近熟悉之人?”

这些人只是叩头感谢,却无一人应答。

杨易叹了口气,挥手道:“快回家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