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寒冰窟里见奇珍(第2/8页)

桂华生的母亲是江南第一才女冒浣莲(桂华生父母的故事见拙著《七剑下天山》。)桂华生幼承家学,对于经史、词章、音乐、图画,无不出色当行,与那白衣少女越谈越觉投机,彼此虽然不言,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走了一阵,忽觉天气渐暖,转过一个山坳,但觉眼睛一亮,在群峰环抱之中,竟是白茫茫的一片湖水,湖边绿草如茵,山顶上的飞瀑流泉,冲入湖中,那透明的泉水就像滚动着五光十色的珍珠,湖中浮冰片片,在阳光下将化未化,耀眼生缬。桂华生道:“藏人传说,念青唐古拉山之上,有一个天湖,果然不错,你看这个大湖,天水相连,真的像在天上一样。”(羽生按:这个大湖即是后来的地理学家勘察之后,认为是世界第一高湖的“腾格里海”。藏名“纳木错”,亦即“天湖”之意)白衣少女道:“此景只应天上有,咱们到了这儿,也像神仙一般了。可惜上面没有人居住。你们中国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境甚美,可惜他所想像的也只是‘人境’,若是在天湖之上的冰峰结庐,那就是仙境了。”桂华生笑道:“事在人为,尼泊尔王子可以在魔鬼城中造庙建塔,咱们也自可以在冰峰之上造出楼阁亭台。”白衣少女道:“嗯,你想得真美,我到这里,也彷佛到了我梦中的仙境了。”取出玉笛,轻吹一曲,桂华生听那调子正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听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笛声虽停,遗韵袅袅,但见白衣少女悠然存思,恍惚若梦,此时此刻,却不知她心中想的什么?

过了好一会子,白衣少女才好像从梦中醒来,笑道:“我要去找天下第一奇珍,却不想给这天下第一美景迷住了!嗯,咱们还是走吧!”

绕过冰湖,走了约一个时辰,愈上愈高,山势也愈来愈险,俯览群山,片片浮白,在云气弥漫之下,恍如云海中星罗棋布的岛屿。这时已是正午时分,但寒气却愈来愈浓,白衣少女忽道:“你听,他们在那里发掘了,咱们来得正是时候。”桂华生抬头一看,前面是一座峻嶂的山峰,山形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凝神细听,隐约有凿石的声音,好像就是从冰峰的山腹里传出来。

桂华生满怀纳闷,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什么宝贝,可称得上是世间奇珍?”白衣少女道:“你不信么?要不是世间第一奇珍,藏灵上人焉肯为它费了半生心力。这件宝贝就藏在玉女峰的千丈冰窟之中!”桂华生愈听愈奇,催她道:“好妹子,快点说吧?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白衣少女道:“三年前我有缘得见印度的龙叶大师,那时我刚学剑术,向他请益,他只传了我几点内功心法,对于剑术,他谦说不是所长,不过,他却送给我一部梵文秘典,内中就记载有一个神话般的秘密。

“在这念青唐古拉山的玉女峰下,有一个冰窟,冰窟里有的是亿万年亘古不化的冰雪精灵,若用这种寒冰制成刀剑,坚逾钢铁。这还不奇,玉女峰本产玉石,冰窟里的冰雪精灵,与玉石凝结。有一块大玉石,正在冰窟的中心,与冰块精灵化而为一,若把这块玉石最中心那一部分美玉凿出来,铸成宝剑,那一股奇寒之气,就足以令人退避三舍,你想若得了这种亿万年寒玉所炼成的冰魄寒光剑,岂不是可以无敌于天下!”

桂华生一笑道:“若真是如此,那就是普天之下最奇怪的宝剑。不过,若非高明之士,这把剑得了也没有用,反而要冷坏了自己。”白衣少女道:“别说剑了,就是这冰,也不是寻常人可以下去的,听说藏灵上人遍游西藏名山,无意中也发现了这冰窟的秘密,他为此采集了各种奇药,炼了一种丹丸,服之可以御寒,经过了几十年的准备,又费了无穷心血,测出了冰窟的中心所在,和寒潮最弱的时辰,直到今天,他才敢到这玉女峰来掘宝。”

桂华生道:“怪不得藏灵上人一见尼泊尔王子,就问提摩达多和龙叶大师有没有来?原来他是想找帮手。”白衣少女道:“提摩达多练的是阴阳掌力,龙叶大师则是佛门高弟,他们都不会与藏灵上人争夺这把剑的。不过藏灵上人的算盘也打得太如意了,像龙叶大师这等高人,岂肯助他掘宝?”桂华生听白衣少女纵谈奇人异宝,对她身份更是怀疑,心中想道:“她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女,龙叶大师怎肯把梵文秘典付托给她,还告诉她这个大秘密。这等世间的高人异士,竟然都肯折节下交,她又是什么人呢?”

白衣少女道:“原来你已见过藏灵上人了,他还有什么说话与举动?”桂华生道:“他向尼泊尔王子要了八名武士陪他。”白衣少女面色倏变,道:“他大约是想借用尼泊尔武士所佩带的百炼钢刀,呀!只怕他纵有御寒奇药,这八名武士也禁受不住那冰窟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