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清东陵(第3/4页)

“好!事不宜迟,大家抓紧时间,各就各位!”王宗超见交代完毕,立即将真力灌注到手中注射器针尖,深深扎入自己手臂,一剂注射完后,一股炽烈的火焰立即将针管瞬间气化蒸发,不给任何一个G病毒存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机会。

在病毒还没发挥效果之前,他就运起千斤坠。脚下土地就像稀泥一般,他在瞬间已深深陷入地下,不见踪迹了。

下一刻,齐藤一与秦缀玉就只感到脚下的地脉气息流向开始发生变化,仿佛埋下一枚巨大无伦,足以成长到顶天立地的巨树种子,无数的根茎脉络开始向四面八方延展,大量吸取着澎湃的土元地气,一旦破土而出,必定有惊天动地之势。

又片刻之后,天机一道白光闪过,却是一眉驾驭飞舟赶至。

“师妹……我终究来迟一步。”一眉饱经风霜的脸神情并无多大波动,但一双遍阅世情的双眼却微微闭上,几滴泪珠滚滚淌出。

就在赶来救援的路上,一眉蓦然目睹星空骤变,读取出其中蕴含的信息的同时,也就明白太常已无可挽回地陨落了。

“师父……”一眉降下后,齐藤一立即前往行礼,将自己所知道的经过全部禀明,又提出请求:“还望师父一用九老仙都君印,汇集凝聚此地的土元地气,勿使其流失。”

远处山林,一人遥遥往一眉等人所在望了一眼,稍站片刻,随即转身离去。

此人却是石坚,齐藤一当时第一时间传符通知一眉,一眉随即也通知石坚,他最慢得到信息,所以也是最后一个赶到。

亲眼目睹太常已死,他依旧满面冷漠,就像事不关己一般。

沉默片刻,才听他冷哼一声:“我茅山的人,绝非让别人想杀就杀!既然这样,北邙也需付出对等的代价!”

冰冷萧肃的凌厉杀气,随着一言一语滚滚弥漫。

……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此时正值日丽天中,空中白云朵朵,清风徐来。在东陵昌瑞山山顶,早已聚集几十名有道有俗之人,从山顶向下看,更显得整个东陵随山势起伏,巧妙与山水融合无间的各种殿宇、城垣、门坊、道路、桥涵,金黄碧绿、丹红雪白,气势恢宏壮丽而深沉。不愧是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的皇家陵园。

但就这么一处阳光普照的胜地,此时举目瞭望,却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存在,说不出的冷寂凄清。

“好一个集天地灵秀的风水胜地,可惜如今已成人家鬼蜮了。”首先说话的正是这一群人隐约的领头者——当代天师张元旭。要知道龙虎山向来被天下道教信徒视为祖庭,在他号召之下,齐云山、青城山、鹤鸣山等道家名门都有高人参与,有些甚至是掌教亲至,不过由于如今天路已绝,这些名门比龙虎山更是衰微得厉害,甚至都没有金丹高人乃至鬼仙出现。

而与张元旭并肩而立的确有两人,其中一人正是一眉道长。如果说龙虎山代表道家名流,茅山则代表民间宗派与高人,其中也不乏高手。

此时一眉道人也沉声应道:“此地盗取天机,建造出巨大的洞天,在外观望虽无异样,但若踏入一步,立即不见天日,不见月华,不见星光,自成乾坤。如此手段,实在不愧为地仙之能!”

听了这话,一眉身边的一位老道却长笑一声:“地仙再强,终究也已陨落,仅此一个不完全的洞天世界,就能阻碍我等不成?”

这位老道却是一名王宗超认识的熟人,贯一道的太上教主——老道路中一,他的道号为通理子,此外还有金公祖师、弥勒祖师以及白阳初祖等诸多称谓。

应该说,对于联合贯一道同来,龙虎山方面的心态是相当复杂的。要知道贯一道这种号称五教合一的教派,对于正统道家而言绝对属于左道旁门,而且贯一道在传统上尤其擅长蛊惑民众,历史上与白莲教、太平天国、义和拳等“乱党”多有牵扯,与天师教这种一向站在朝廷一边的道家还有过不少冲突。

然而实力决定一切,若在以前,贯一道这类神棍教派只是不入流。但在天路断绝之后,贯一道却利用民间无主信仰神力而乘势而起,迅速壮大,其《请神大法》修炼到高深境界,甚至可以和龙虎山的《金丹大道》抗衡,而且低辈弟子利用请神、神打之类左道也比龙虎山弟子更易速成,更兼信徒广大,教人无法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