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根鱼骨(第3/13页)

“我与你交过手,了解你的手段。你为何不自己动手,那样机会更多,而且更加隐秘。”

齐君元的话让赵匡义脸色蓦然一变,他真的没有认出齐君元。那次楚地小镇设兜,他的目标是薛康。只是因为齐君元是薛康追踪的对象,才被他一起围入其中的。

“还没到我自己出手的时候,现在由你们出手效果比我更好。”赵匡义很快恢复正常,他的回答听似搪塞,但可能真是实情。人们急切之间下意识的回答往往都会是真话。

齐君元缓缓吐出提在胸中的一口气,胸口的起伏能够感觉到放在怀里的那本《花间集》第一册。然后他微眯双眼,细咂赵匡义最后的一句话。效果更好?杀死刺标是刺局的最终目的,成功杀死就是最好的效果,并不在于是谁杀死。如果可以效果更好,那就不应该是在刺标身上体现了,而是在刺客身上体现。也不仅仅在成功刺杀的结果上体现,而是以整个刺杀过程来体现。比如刺客的来历、目的,导致的后果、影响和连锁反应,等等。而这些效果有时不需要刺死刺标也能达到,甚至更好,只需那刺客死了就行。

“我可以提供你们所有需要的杀器和资用,并且可以尽量创造你们需要的条件。世宗马上要御驾亲征大辽,他为人随意,不拘泥于规矩,途中应该可以找到不少下手机会的。”赵匡义这倒不是敷衍,他真的可以做一些事情,但这些事情是不是齐君元他们所需要的、可利用的却不一定。

“什么!周世宗没有准备伐蜀,而是要北征辽国?”齐君元心里开始有些明白了,是因为周世宗没有按离恨谷那个庞大刺局的意图南攻,所以这回要刺杀他,然后由其他人替代了他。谁能替代他?当然是他儿子,但他儿子年纪太小,才七岁,所以完全可能是被别人控制在手里。这个控制的人难道是面前的赵匡义?不会,他还没有这样的资格和道行,对!他的哥哥赵匡胤,这是一个具备这样能力的人。而且不仅仅是控制小皇帝,甚至可以撇开小皇帝,直接由他替代周世宗。

“你说说周世宗的日常细节吧,特别是御驾征战过程中各种起居饮食的细节要讲清楚,越细越好。”齐君元除了确定自己在替谁做刺活儿、确认自己的处境外,了解刺标的具体情况也是他要见恨主的一个主要原因。

赵匡义对周世宗的情况掌握得真的很多,特别是他在一斧之师的提醒之后有所想法了,更是刻意搜罗了许多信息。开口便娓娓道来,而且都是一般人很难知道的一些事情。

齐君元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他只是静心聆听,倒是庖天下、郁风行不时有些疑问提出来和赵匡义交流。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齐君元也都未曾再说一句话。因为这期间他在运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脑力设计一个可刺杀周世宗的刺局。这个刺局可能不是最为绝妙的刺局,却是兼顾方面最多的刺局,目的和顾忌也是最为复杂的刺局。

这个刺局首先肯定是要以刺杀成功为目的,而且只有成功可能性极大的情况下才能付诸实施。但是刺杀一国之君谈何容易,且不说周世宗身边护卫高手无数,他自己本就是个行为谨慎、思路缜密又身具武功之人。即便有赵匡义的安排和帮助,可以让他们穿过周世宗外围的重重兵将和禁军护卫,那也是无法穿过内卫和御前带刀侍卫的防护圈的。而且据说符皇后去世之后,周世宗身边的秘密护卫高手金舌头觉得其中有些蹊跷,因为符皇后病薨之前万变魔手尤姬和品毒狻猊毛今品都奇怪失踪再未出现。他怕周世宗也有意外,已经让摄魂仙手万斌、索命鬼手顾登科等七八个江湖上的顶尖高手来贴身保护周世宗的安全。

另外设计的刺局必须有极大的成功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齐君元准备将自己设计到实施过程之外。这本应该是没有什么可能的,就像他所意识到的,只有他参与刺杀,最后才可以在成与不成的结果下都产生需要的效果。所以只有设计的刺局成功率极高,让赵匡义有足够信心觉得此刺必成,不用再牺牲他达到另外一个目的,那赵匡义和庖天下他们才有可能让自己不亲自参与实施。这样他才能不成为弃肢,不成为刺局成不成功都可以起到效果的那个筹码。

还有,齐君元考虑到这个刺局的设计应该暗中将赵匡义牵扯上,这样才可以抓住他一个把柄。因为这个刺局成功了还无所谓,一旦失手,赵匡义很有可能防止事情败露而杀人灭口,到那时候有个把柄在手是可以保住性命的。

没人打扰齐君元,他的状态像在闭关,而且似乎已经到了天人合一的紧要关头。庖天下和郁风行虽然是度衡庐的高手,但在设计刺局上比齐君元要差很多。因为这不仅是技击技艺的运用,还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经验糅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