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巨型怪蛇(第2/11页)

兜子边在坎子家的概念中叫坎沿,对于整个坎面而言这应该是离杀伤区域最近的安全位置。汤吉能及时在这个位置站定身形,说明他对“星棋枰”的兜子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这些石桌凳暗合星宿位,应该有着某种设置。可能走进去就会迷向、障步,汤吉兄弟,你能看出其中的道道吗?”范啸天也看出了此处的石凳有着蹊跷,这倒不是他也十分精通于兜爪、坎扣的一套,而是因为此处石桌凳摆设出的“星棋枰”太过明显。整个兜子分成了四个小区域,而他们要走过的石铺路必须是从这四个区域中曲折而过。

“我看不出来,但我想应该有办法不让坎面动作,或者短时间内动作不到位,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快速冲过去。”汤吉显得很自信,就像齐君元一样自信。

就在这时,背后的哑巴打了个响指,意思是提醒前面两个人不管怎么做都得抓紧时间。

汤吉没再多说废话,而是立刻从腰间抽出一根大针来。他的职业是个裁缝,身上带着些针线一点都不奇怪。但他拔出的大针还是会让人觉得诧异,因为这根针不仅比一般的针要大许多,而且还不是直的,呈微微弯曲状,就像弓背的形状。如果有精通兵工制作的高手在的话,他们可以认出这根针是用雪花晶钢制成。

雪花晶钢就类似于瓷器的窑变,在古老的冶炼方式中偶然出现的零星产物。其质地比一般钢铁强度更高,弹性更大。但由于出现得极少,很难收集到一定数量做成什么大的器具,也就够做些针、刺之类的。记载雪花晶钢这个名称的残本、典籍有很多,但至今无人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含量的钢铁。专家推测可能是古代炼造过程中因为无意间混入其他金属成分而生成的一种合金,所以各种记载中所说的雪花晶钢并不完全一样。

有了针,当然还要穿上线,汤吉的线就绕在手腕上。之前范啸天和哑巴都以为他这是一个束袖护腕,却没想到竟然是用来穿针的线。不过这种线绕在手腕上也的确可以起到护腕的作用,因为线是离树丝捻成的,材质非常结实坚韧。

《异开物》中有记:“漠北离树生丝,捻线、搓绳,其韧如牛筋,耐大力。”

漠北的离树是一种很奇怪的树,大约是在元末绝种的。此树到每年秋季时不仅落叶,而且还大块大块地剥落树皮。但是树皮剥落后并非直接掉在地上,而是被类似麻丝的一种木纤维吊挂在那里。虽然每块剥落的树皮都只有一两根细弱难见的纤维丝吊住,但如果不是刻意清理的话,风吹日晒两三年都落不下来。所以一些野外的离树树干上都会披挂着许多树皮,很多时候树干因为挂满树皮而显得干径比树冠还大。由此可见吊住树皮的木纤维也就是离树丝的坚韧程度。

汤吉将线头穿入针眼,手指灵巧地打个结。这很明显不是要用来缝制什么,倒像是要用这根弯曲的针去钓取些什么。齐君元直直的子牙钩都可以钓射目标,那么这微微弯曲的大针会不会和子牙钩有着同样的作用?

当大针扔出之后,便可看出它的功用和子牙钩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是恰恰相反的。子牙钩是以自身材料的特性蓄力弹出,或钩、或射、或陷、或击,不考虑太高的准确性,只追求力大速疾,杀伤范围广。而这根大针却不一样,它完全是走的轻巧的路数。在以巧妙的手法抛出后,大针不仅落在准确的点上,而且会因为它很特别的弯曲针形以及材质刚性,在掉落时和撞击后能够产生大力弹跳,继续准确地落在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点上。这样一来,弯曲的大针就能带着针鼻上穿系的线按照抛出者的意图跳跃而行,并且最终落在意图中的某个位置,或者绕个圈还回到自己手中。另外由于针的轻巧,在这过程中即便撞击到兜子非常敏感的启动点位,也不会让机栝发生动作,所以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在兜子中使用的器具。

“‘织女针’?‘抛针引线’?”范啸天惊讶地问一句。他对离恨谷中的技艺知道甚多,但是亲眼见到的却很少。

汤吉没有回答,他正认真地在操控手中的针和线。他用的针正是“织女针”,他采用的手法也正是“抛针引线”。而且汤吉修习“织女针”和“抛针引线”的功力已经达到八成,最小可以抛出并控制一寸三分的针,而且一次抛出的准确弹跳点位可以达到六个。不过今天汤吉用的是最大的五寸针,而且只利用了四个弹跳点位就让针回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为了更加准确保险。不过这四个点位的弹跳却是重复进行的,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离树丝线把四个点位范围内的几个石凳和石桌缠绕起来,而且是多道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