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欲刺齐王(第2/11页)

沿街没事干坐在路旁看行人的闲人不少,齐君元连续运用三次“旁人眼”的方法,但都显示背后没有人跟着。

于是齐君元当机立断,变化方法,改成“弯后影”。“弯后影”的发现和辨别比“旁人眼”更加直接,这方法是选择一个背光的路段往前走,然后找个路口或巷口拐弯。一般而言,坠在背后的尾儿在目标拐弯之后是会急赶几步,然后躲在拐弯处先察看一下转过去后是什么情形,目标又是怎样的状态,然后才可以确定下一步该如何继续盯下去。

“弯后影”就是利用这个时机来发现尾儿的。因为是在背光的路段,所以躲在拐弯处偷偷察看的尾儿就会在弯口的地上留下一个身影。

离恨谷中有经验的刺客都具有一种修习而成的能力,就是在“点漪”过程中一遍就记住所走过路径的方向方位。因为这是最为基本的技法,如果连方向方位都难以判断,又如何利用环境布设刺局?又如何能够在刺局完成后顺利脱身?所以齐君元要找一段背光的、有拐弯的路径并不难。

很快,齐君元在一段背光的街上拐进一条小路,并且在走进十步左右之后由重到轻地原地踏步。这是要让坠在背后的尾儿远远听到自己确实正在离去,然后快速追赶到拐弯处来。但是等了很久,直到齐君元完全停住了脚步,“弯后影”都没有出现。

“难道是自己判断错误?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坠在自己背后。”齐君元对自己发出了疑问,“不可能,自己掸土的刹那背后人流中肯定有人做出高手才有的反应。看来只有用‘急照面’了。”

“急照面”也是一种确定背后存在尾儿的方法,这比“弯后影”还直接。但缺点是这方法一用,对方也就知道自己被发现了,而且很有可能会因为双方距离太近而被迫动手。

齐君元决定采取“急照面”。这方法需要的是一段没有什么人的路段,最好是两边没有可躲避岔道的小街、巷弄。如果是没有岔道的路段可以是在这路段走完大半的时候,有岔道的路段可以是在这路段上第一个拐过的弯。采取突然间回身急奔,这样后面跟着的人便无法躲避隐藏,必然是要和被跟踪的目标打个照面。

“急照面”仍是没有发现坠住自己的尾儿。齐君元害怕了,因为这种情况只有三种可能,而三种可能都是让他感到害怕的。

一种可能是最近连续出现意外的事情导致自己精神紧张、判断错误,这是他以往做任何一次刺活儿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不能不让他感到害怕。还有一种可能是背后原来坠着的是比自己更加厉害的高手,自己掸土时觉察到异常反应,而那高手也从自己的异常反应中觉察出齐君元有可能已经发现了自己,所以他停止了跟踪,或者采取了其他什么方式来继续观察齐君元的状态,这更是让齐君元感到害怕的。而第三种可能是齐君元最为害怕的,就是自己所有用来确定背后坠上尾儿的方法才开始,对方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意图,立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因为坠着的尾儿也是离恨谷的高手,他们也熟悉这些方法。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除了让齐君元害怕外,还是一个信号,迫使他尽快完成刺齐王刺局的信号。要想事情不再出意外,要想别人来不及干预,要想让离恨谷知道具体情况、改变对自己下手的决定,都要求自己抢先动手,实施刺局。

想到这里,齐君元没有再纠结于尾儿的事情,而是马上选择合适的路径往樟树街而去。天色已经不早了,赴晚宴的话这个时候差不多该到吴王府了。所以要想看到齐王的护卫模式只能是直接去樟树街,那才有可能赶上。

韩熙载没有直接去吴王府,而是先回了趟家。他要换下一身正统的官服,洗个澡,换上合身的、随意的便服才会前去赴宴。和其他人不大一样,韩熙载的性格比较放荡不羁,是个追求享受和舒适的人。所以不管晚上吴王府的宴会最终会演变成怎样的尴尬局面,他都是要把自己搞得舒适随意的样子。而且他真心希望今晚什么不愉快的状况都不要发生,可以踏踏实实地享受一把。

但是刚进府门,就有手下心腹侍从迎上来告知:“大人,有十几件从各处密探点急送来的密报。我都放在了大人书房内,小夫人正在看着。”

“你说什么,十几件密报一起到的?”韩熙载眉头一下皱紧,脚步也缓了下来。

“是的,前后不超过一个时辰。”

韩熙载的脚步转移了方向,没有继续走向后寝洗浴更衣,而是去往了书房。夜宴队在各处的密探点分布是以金陵为中心的线形辐射状,密报的回传也是单线直回。其中任意一个探点得到了有用消息,马上顺着这条线的上段各点接力往回传,而后面的点就不需要再另外呈上密报了。这样就算是针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有这样三四条由许多密探点连接而成的线路也就够了。所以即便是某个国家发生了很重要的大事,最多也就三四件密报同时传回。但是现在一下出现了十几件,这会是哪里发生了大事?又会是怎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