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2/5页)

严四又道:“我跟戴姑娘告辞,承蒙贤父女照顾,再次致谢。”

戴云珠也要告辞。

罗梅影伸手一拦,忙道:“戴姑娘能不能不要走?”

严四道:“事到至今,戴姑娘还能留在这ㄦ么?”

罗老爷道:“我也是顾虑这个,要不然戴姑娘跟梅影情同姐妹,可以互相作伴,我怎么会让她走?”

罗梅影道:“就算有冤有债,那了是冤有头,债有主,彭叔总不至于连这一点都不分清楚,何况还有我,我说什么:也会卫护云珠妹妹。”

严四道:“那就要看戴姑娘自己的意思了。”

戴云珠的一双目光里,又掠过了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东西:“梅影姐姐的好意,而且时值非常,我也不愿给少掌柜的添累赘,我就留下好了。”

罗梅影上前拉起了戴云珠的手,她有点激动:“谢谢妹妹,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

“该我谢谢姐姐。”戴云珠感动的道:“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有这么一位好姐姐,什么都不在乎了。”

罗梅影把戴云珠的手握的更紧了,转望严四:“严师父可以放心了吧!”

严四道:“再次谢谢贤父女,临别有一些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罗老爷道:“严老弟有什么话,请只管说。”

“那请恕我直言”

一顿,接道:“就最近这几件事看,显见得官里有官里的实力,不是江湖上任何一个帮会门派所能比拟的,我不知道贵会在京里的实力如何,但是我知道,贵会要想达到贵会的目的,只怕是很难,应该等待最佳时机,改变策略,不要再作无谓的牺牲。”

罗老爷道:“多谢严老弟,在这种情形下还愿意真诚明教,足证严老弟是本会的真正朋友,只是,严老弟,满虏已经窃据我神州,他们的实力自然不是咱们百姓所能抗衡,可是若我汉族世胄,先朝遗民人人都这么想,这种复大业还有谁来承担,无论如何,总要有人去做,总要有人牺牲。

只指望能唤起我所有汉族世胄,先朝遗民,上效先人,三户亡秦,在于时机,严老弟,如今满虏嗣位皇帝年幼,顾命大臣专权,并且伺机谋篡,还有比这个时机更好的么?”

严四道:“罗老爷所言,让我这汉族世胄,先朝遗民愧煞,只是我要请教,贵会所谓眼下时机最佳,不知道贵会的策略是什么,究竟打算怎么做。”

罗老爷道:“不瞒严老弟,自然是刺杀满虏小皇帝,使朝廷大乱,然后趁势揭竿。”

严四道:“我认为贵会这么做,朝廷乱不了,只是帮了鳌拜的忙而已,使鳌拜兵不刃血,也不必担弑主谋篡的千古骂名。”

罗老爷道:“本会顾不了是不是帮鳌拜的忙,依本会的推断,鳌拜在那张龙椅上也坐不了多久。”

“罗老爷,鳌拜意图谋篡,朝廷王公大臣噤若寒蝉,连身为皇族的玉贝勒都倒戈投效.贵会有把握,他在那张龙椅上坐不了多久!”

这是实情,不折不扣的实情。

罗老爷一时没能说出话来。

严四又道:“罗老爷,鳌拜玉贝勒不会阻拦贵会刺杀小皇帝,但他们绝不会让你‘汉留’坐大,甚至揭竿起义,而我更不会坐视贵会有任何危害小皇帝的举动,那么贵会有多少把握可以达到目的?”

罗老爷淡然一笑:“不瞒严老弟,本会没把握,但是我刚说过,这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不惜无谓牺牲?”

“也总要有人牺牲,我说过,以牺牲来唤起所有的汉族世胄,先朝遗民。”

严四忍不住为之,一阵激动,但是很快的他就忍住了激动,恢复平静,深深看了罗老爷一眼:“我只能说,对贵会这种豪壮精神,感到敬佩!”

“谢谢严老弟!”罗老爷道:“有严老弟这句话,我们就感到安慰了。”

严四道:“不敢,告辞!”

他一抱拳,腾身飞射不见。

望着严四逝去处,罗老爷,罗梅影,戴云珠的目光中,各有不同的异采。

至于那不同的异采各代表着什么意思,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夜,初更。

大内,御书房。

小皇上正在灯下读书,在书房里侍候的,只有老太监万顺和。

御书房门外跟周围,可是或明或暗的布满了大内侍卫。

老太监万顺和侍候小皇上,小皇上灯下读书,他也不能闲着,他在离书桌不远的另一张桌上,正替小皇上扬着银耳汤,扬凉一点好侍候小皇上喝。

不经意的抬头,一眼望见了小皇上身后的窗户,他吓了一跳,差点没叫出声。

窗户外头有个人,正跟他打手势,叫他过去。

这个人他可一点也不陌生,是李豪,当然也就是严四。

看看小皇上,正全神贯注的在读书,他悄悄的走向了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