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阎王债册(第3/10页)

俞佩玉不禁又想到他在杀人庄的秘道中,所发现的那块石块,又想到姬夫人那神秘的情人。

那人无疑也是俞家的人。

难道那就是“俞放鹤”的秘密?

俞佩玉不敢再想下去,但他也知道自己若不将这件事弄清楚,以后,时时刻刻都会忍不住要想到它的。

他不由自主翻到“俞放鹤”那一页。

他的手已在发抖,一颗心几乎已跳出腔子。

只见在“俞放鹤”的名字下写着:“兄弟阋墙,逐弟为寇,貌似君子,行实小人。”

旁边还有行小字:“漠北大盗‘一股烟’,即俞放鹤之弟,自幼被逐,流落为寇,兄称圣贤,弟为巨盗,妙极。”

俞佩玉的掌心已沁出了冷汗。

他也记得小时候曾经听说过有位“二叔”,那时他的母亲还没有去世,他一问起这“二叔”,他母亲就仿佛很生气,告诉他:“二叔已经死了,死了很久。”而且还叫他以后莫要再提起。

现在他才知道“二叔”并没有死,那么,姬夫人那秘密的情人,难道就是他二叔,姬灵风姐妹难道就是他二叔的女儿,姬灵风一直掩护着他,难道就因为他们之间有种神秘的血缘关系?

俞佩玉正在沉思着,突听一阵车轮滚动声响起,一个身穿蓑衣,头戴笠帽的人推着辆独轮车自东方走了过来。

黑暗中虽看不清车上装的是什么货物,但远远就可嗅到一阵阵很浓烈的药草味,载的想必不外是药材。

蜀道崎岖,多数山路更难行车马,唯有这种独轮车最为方便,深山中盛产药材,各地药商中俱多蜀人。

这一人一车可能丝毫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若是换了别人,一定不会留意,但俞佩玉却觉得很可疑。

他远远听到车轮辗动的声音,就知道车上载的货物甚是沉重,而一般药材的分量却都很轻。

蜀中少雨,这人却穿着件蓑衣,他推着这么沉重的一辆车子,脚步却很轻捷,看来一点也不吃力。

普通的药商大多结帮而行,他却是孤身一人,而且此刻夜已很深,他犹在赶路。

这些都是可疑之处,只不过俞佩玉此刻并没有心情多管别人的闲事,推车的人正低着头匆匆赶路,也没有留意到他。

就在这时,突听远处又有一阵急骤的蹄声响起,一霎时像已近了很多,显见这匹马走得很快。

荒郊静夜,这蹄声听来分外剌耳,但推车的这人既没有抬头,也没有回顾,仿佛根本没有听到。

只见一匹快马疾驰而来,远在三丈外,马上的人便已自鞍上飞掠而起,凌空一个翻身,飞燕投林般落在独轮车前面。

那匹马轻嘶一声,立刻收势停下,俞佩玉不由得暗中喝了声彩:“端的人是强人,马是好马。”

推车的人却似什么也没有看到,依旧低着头推他的车。

那骑士拦在道中,眼见独轮车已将撞在他身上,他却还是动也不动,当真可算是动如飞鹰,稳如山岳。

俞佩玉发现这人身材又矮又胖,就像是个圆球,背后却斜背着一柄很长的剑,模样看来有些滑稽。

但他的气概却很不凡,随便往哪里一站,就有一种慑人的威仪,令人不敢稍存轻视之心。

俞佩玉虽然看不清他的面目,却已想到他是谁了。

推车的那人堪堪已将独轮车推到他身上,才忽然停住,说停就停,毫不勉强,那么沉重的一辆车子在他手中竟轻若无物。

那骑士这才仰面大笑道:“欧阳帮主怎地改行卖起药材来了,这倒是怪事一件。”

推车的这人竟是长江水道七十二舵的总瓢把子欧阳龙,俞佩玉在黄池会上本也见过他的,只不过他此刻蓑衣笠帽,隐去了本来面目,俞佩玉虽也觉得他有些眼熟,却想不起他是谁。

只听欧阳龙也大笑道:“鱼岛主果然好眼力,佩服佩服。”

他将笠帽往头上一推,接着又道:“只不过鱼岛主为何不在南海纳福,却跑到这里来干什么?难道鱼岛主放着好好的掌门人不做,也改了行么?”

俞佩玉并没有看错,这佩剑的矮胖子果然就是海南剑派的掌门人,“飞鱼剑客”鱼璇。

这两人一在江上,一在海南,此刻却在这里碰了头,这显然不会是巧合,俞佩玉暗暗奇怪。

欧阳龙车上载的究竟是什么?

他们究竟有什么图谋?

俞佩玉本就躲在小石后的避风处,是以他虽然燃着堆火,他们也并没有发现,何况此刻火已渐渐熄了。

只听鱼璇道:“小弟不远千里赶到此地来,这原因帮主难道会不知道?”

欧阳龙道:“请教。”

鱼璇大笑道:“帮主是为什么来的,鱼某也就是为什么来的,帮主又何必装糊涂?”

欧阳龙沉默了半晌,突然自怀中抽出了样东西,道:“莫非岛主今年也接到了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