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卷 第 七 章 绝色幽灵(第2/3页)

吴清白这一招,已用过了三遍.

每一次,柯冬青都是短剑横封,再侧身倒旋,从而化开这一招.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不为吴清白这一招所伤。

所以,吴清白相信这一次柯冬青也应该是别无选择地按部就班.但事实却大出他的意料。

吴清白的剑如惊电般扎向柯冬青之时,柯冬青的身躯突然凭空后掠.后掠之时,他的剑已迅速交至左手.

然后,才是横封、侧旋.

但此时剑所走的线路、角度,已与前三次截然相反了,而且柯冬青倒旋之后所掠向的方位也已大变.

吴清白没有想到柯冬青会使出如此奇招,他的剑所暗含之力本是为抗拒柯冬青从左至右而横封的,现在柯冬青的剑交至左手之后,便变为从右至左横封了.所以,他自己的力便已与柯冬青的力合为同一方向.当他发觉情形不对时,已太晚了.

他的剑在柯冬青的剑猛力一磕之下,向后疾弹而回.吴清白应变能力极好,当他发觉自己处境不利时,便没有用力握剑,而是虚虚地握着,而他的身子却已疾然飘掠.

如此一来,尽管他的剑被磕得反弹而回,却不至于脱手而飞,也没有反伤其身.如果他要用力握剑,那么结果便不是这样了.柯冬青不由在心中暗叫了一声:“好快的反应!”

但无论如何,先机已被柯冬青占去了,他得势了又怎会再饶人?

能否把握时机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方面.而柯冬青便是一个极善于把握时机的人。

他见吴清白的剑反弹而回,而吴清白的身躯又顺势飘掠,以防被自己的剑所伤时,立即暴掠而出,以极快的速度侧向滑出,恰恰迎向吴清白.吴清白要反转身子已是来不及了.

而他的剑也一时无法从容挥击,因为剑上的惊人之力还未全部化去.柯冬青的剑如毒蛇般向吴清白的下腹扎去,吴清白已感受到了剑的寒气!

身形又滞,剑已难回。

吴清白所做的事,只能是尽可能地收腹了。

剑芒扫过,带起一抹血光!

吴清白的腹部已被横着划出一道长长的伤口了.未等柯冬青的剑回带,吴清白的剑已抢先一步,直指柯冬青的咽喉!

吴清白知道自己这一剑不可能伤得了柯冬青,但他却可以藉此自保!

果然,柯冬青正欲扩大战果,却已被这拼死挥击之剑封住了去势.吴清白的剑见好就收,身子一挫一扬,便已倒翻而出,掠出三丈之外.他的脸色有点苍白了,腹部的那道伤口,在向外流着鲜血.长剑一扫,“哧”的一声,他那白色的衣衫已被削下长长的一条.他的左手执着布条的一端,用力一甩,布条便已缠在他的腰上,裹住了他腹部的伤口.他的左手又已在瞬息间打了一个结!

动作干脆、利索、快捷,一气呵成。

柯冬青没有乘这个机会向他进攻,这不仅仅是因为吴清白的动作快得不可思议,还因为柯冬青没有乘人之危的习惯.

他是个善于捕捉机会的人,但这样的机会他从来不会利用的.也许,这便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吴清白的伤不轻,他已觉得下腹有一种沉甸甸的,但他的伤也不是大重,他还可以放一搏。

而且,他知道自己的伤可以使自己的头脑更清醒,更清醒地意识到柯冬青不是一般的对手。

他的身子依旧站得那么直。

他的目光依旧是那么自信而平穗。

似乎,方才受伤的并不是他.除了脸色更苍白了:一点之外,再也找不出他有什么变化了.

柯冬青的眼中闪过赞许之光.

无论是他死于吴清白手下,还是吴清白死于自己的剑下,他相信两个人都不会有遗憾的.有时候,江湖中人对如何死,看得比如何生还重要.起风了,风将柯冬青脸上的几缕乱发吹起。

突然,他听到了箫声!

缥缈不定的箫声!

柯冬青的脸色变了变.

吴清白的脸色也变了变。

然后,柯冬青的身子便如一只凶悍的鹰隼,凌空掠起,短剑振腕飞舞,化作一团银光冷电,又如寒雪蓬飞,骤雨狂泻.

他必须进攻,因为他听到了箫声。

箫声起,杀戮始。这已是这些日子来,江湖中人议论得最多的话题.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将冷战十三楼那一战绘声绘色地从头到尾说下来了.而这其中最扣人心弦的就是箫声.

摄人之命的箫声!

现在很少有人会去买箫了,因为箫声已被视为一种不吉利的声音,它象征着血腥与死亡。

而柯冬青知道箫声一起,便是刁贯天向“欢乐小楼”出手之时了.重出江湖,便所向披靡的刁贯天,是否还能继续他的不可一世呢?

无论如何,现在的“欢乐小楼”一定已是危机重重了.所以,柯冬青不能再等待了,即使战死,他也要死在保卫“欢乐小楼”,保卫段牧欢的战斗中.所以,他抢先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