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帝宛风云(第2/7页)

皇帝又点点头,可是听沐晟被鸩杀府中,下毒的居然是那个吴秀时,不禁变色道:“守言怎么做这糊涂事厂

“这倒不是大将军的意思,微臣在吴秀口中问得明白,他是受了一个叫连升的人指示,而连升则是公主的人。”

皇帝的脸上涌下了怒色,沉声道:“是长乐公主干的!张辅,你弄清楚了!”

“是的,微臣悄悄地将连升请出公主第加以审讯,取得他亲笔供状在此,人是公主下令鸩杀的,为的是灭口弄成死无对证,项链已经交给公主,是经由连升的手,想来应该不会错!”

皇帝的脸色更为温怒,一拍桌子道:“这个畜生,前些日子,居然进宫来向朕讨取忽必烈藏珍!”

“公主在梅国公前曾经流露过此意!”

永乐帝大怒道:“这个不解事的逆畜,她以为她是谁了,当时朕就把她好好地骂了一顿,明白地告诉她,忽必烈藏珍不是朕的私产,可以随便送人的,那属于大明国库,必须要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才能赠出……”

“陛下大公无私的胸襟,微臣十分佩服。”

永乐帝又叹了口气道:“张辅,事情若确实牵涉到长乐,朕绝不护短,你把一切证物搜齐了,可以径去抓人,然后交付大理寺鞠讯。”

张辅倒是吓了一跳,没想到皇帝竟然要公开地办,连忙道:“陛下,刑不上大夫,若是把堂堂金技玉叶的公主下狱审讯,与朝廷体面有关。”

永乐帝道:“若是朕容纵子女胡作非为,那才是真的没体面呢!朕一向认为建文帝懦弱无能,现在不能打自己的嘴巴,尤其是对梅玉要有个交代,更不能循私。”

皇帝特别提到梅玉,张辅就明白了,梅玉是建文帝的人,皇帝实在是做给建文帝看了,当然,也是要做给那些兄弟子侄们看,他这个皇帝是大公无私的,要大家老实些,别以为皇亲国戚,可以胡作非为了。

再者,更重要的一点原因,是长乐公主已经失宠了,皇帝将她嫁给陈守言,是一种笼络的手段,那个年轻人对皇帝而言是很重要的心腹股肱。

可是长乐公主似乎没有体会到老父的苦心,居然作威作福,凌驾到夫婿头上,陈守言痛苦不堪,经常留宿大营不回府,使得皇帝也大伤脑筋。

势必要在女儿和女婿之间作一番选择了。女婿虽然亲不过女儿,但是对功利至上的皇帝而言,多半是会支持女婿的。

但是张辅再也没想到皇帝的决定是如此绝情,他板着脸道:“张辅,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长乐公主真犯了那些罪,朕绝不姑息,只是你必须要证据确真……”

张辅道:“启禀圣上,人证是齐了,知其事的人或死或擒,一个也没漏,龙骧衙的人问口供则有一套手段,倒不怕他们不说实话,物证就是那串项链,倒是有点困难。”

“什么困难?”

“微臣去问公主,公主一定会矢口否认,除非是准许微臣搜查!”

“那你就彻底地搜查一下。”

“‘圣上,公主一定不肯让微臣搜查的!”

皇帝道:“朕明白你的意思,朕给你一道手谕,准你便宜行事,必要时不妨叫人将公主暂时拘禁起来,然后彻底地搜查一下,朕据闻长乐还有不少其他的过失,她好货,还在私底下包揽狱讼,卖官鬻爵,你知不知道?”

张辅不敢说不知道,只得道:“微臣略有知闻,但这是锦衣卫的职责,微臣不便多事!”

皇上冷笑道:“你就是能管也不敢管,但郑文龙却不像你这样圆滑,他办事很实在,都已经具报在案,朕因为长乐公主虽然居间弄点好处,倒还没有太大的错,但身为朕女,涉及这些事终是不该的,所以你顺便也查一查!”

他做事一向干脆,就在御书房中亲笔下了手谕,用了御宝,递给他道:“张辅,朕对你不能说不支持了,要是你再办不好,你自己想该如何受处分吧,长乐公主有罪,朕不会包庇她,她若无辜,朕也不能容忍人把她当做挡箭牌,卸责倭过。”

张辅一听,知道皇帝的反击来了,告到他的女儿,总不会令人高兴的,毕竟这侵犯到皇家尊严;但是事情逼到头上,他也只有挺了,咬牙道:“微臣判断无误,既蒙圣上支持,微臣若办不出个结果来,微臣惟一死代谢!”

这是豁上了,哪知皇帝倒是脸色一松道:“好!有担待,朕朝中就需要这种有胆有识的人来办事,先皇太祖身上的草鞋亲太多,本朝的皇亲国戚也太多,可又没几个读书明理的,确实需要一些不避权贵的官儿们来压压他们。”

建文帝在位时,也苦于这些事,他比永乐帝更难为,是因年纪轻,辈分又低,身边全是他的长辈,满朝文武,不是元老就是顾命大臣,使他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难以有自己的意见。都难以公正地办一件事,那是因为他心肠太软,脸皮太薄,不好意思去伤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