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虎头蛇尾(第3/7页)

“郑和所忠的是新主还是故主?”

“他跟燕王自幼就是好朋友,永乐入主之后,更赋予大权,他当然是忠于永乐的。”

“这就是了,他既忠于永乐,又怎会指点勤王的明路呢?这不是跟他自己过不去吗?”

梅玉一叹道:“对郑和这个人,我实在弄不透,他确是燕王的死党,但是他对我大哥又几次留情,如果他要认真,我们早就被擒了,他却放过了几次立大功的机会。”

“这跟镇南王的情形一样,郑和在燕王面前已经备受信任,再立一次大功,也不会增加什么,为什么不做一次人情呢?何况,他要你们去投奔沐家,还有一个作用,燕王入鼎,就是云南沐家的态度不明,他利用建文的事情去试探一下,也正好决定朝中对云南的态度来着。”

梅玉为之一震,这正是他没想到的,看来姚秀姑倒不是个普通的江湖武女,肚子里的学问深着呢!

事情尽管不如意,但是已经到了云南,好歹总要去见一见,就在他们进入镇南关的城门前,司太极出现了,冷笑道:“小侯,咱家毕竟等到你了,咱家已经告诫过你,不准到云南的吗?”

梅玉冷笑道:“我是镖头,保镖到大理去,我只要不犯法,爱到哪儿去是我的自由,你可管不着。”

“怎么管不着,你是逊皇帝的亲近人员,今上正在四下搜寻逊皇帝,凭这一点咱家就可以把你抓起来。”

梅玉哼了一声道:“那你第一个就该把自己抓起来了,你原任宫中尚衣监,照料皇帝的起居,论关系,谁也不会比你更亲近,皇帝在哪里,你比谁都清楚才是!”

司太极语为之塞,恼羞成怒之下,正要吩咐手下抓人,却被另一批出来的人阻止了,那正是新任锦衣卫提调整,郑和的侄子郑文龙,他先喝止了那些要动手的军丁。

然后沉声对司太极道:“司公公,家叔已有明示,你的职责只是找寻逊皇帝,其他的事一概不准管,你怎么又要多事了?”

“可是这梅玉是跟逊皇帝在一起的。”

“你看见了,为什么不立即把逊皇帝请到京中去呢?”

“我虽没看见,但他们一定在一起的,梅玉到云南来,也一定另有目的。”

“家叔调查得很清楚,梅小候是保镖过来的,本人也向段王府调查过了,他们也证实了这件事。司公公,该抓什么人,自有本司负责,你别乱插手了,你在高县搞得那一桩事实在很不高明,家叔很生气,回去就要处分你,因此你最好少管闲事了。”

司太极愤然退到一边,他在宫中虽有些权力,但是跟郑和比还是差得远,所以郑文龙也敢呵责他。

郑文龙朝梅玉拱拱手道:“小侯,你是否要进城?”

“是的,我要到大理去,这是必经之地。”

“很抱歉,老王爷死了,城中正在大丧,而且各地来吊唁的大臣官员很多,在下奉命协助维持治安,禁止闲杂人等人城。”

“那我们就不能通过了?”

“沐老爷生前仁民爱物,他老人家的大丧也不会如此扰民的,城中虽禁止入,你们只要多跑几里路,绕城而过,还是可以到大理的,为了对老王爷的一点敬意,相信小侯可以谅解的。”

梅玉道:“镖车可以绕城而过,但老王爷与家君世交极驾,我这个世侄也来到了云南,总该到灵前去行个礼吧!”

郑文龙道:“这当然,在下不敢阻止小侯去一尽心意,只是小侯只能带一个人去。”

姚秀姑道:“老王爷跟我娘家和夫家都有一份人情,我也该去行个礼的,我跟梅兄弟进去好了。”

郑文龙并没有反对的表示,司太极道:“郑大人,你放这两个人进去,万一发生什么事,后果你负责?”

郑文龙怒道:“我当然负责,我若负不起,家叔还负得起,不劳公公费心。”

司太极带了几个人气冲冲地走了。

郑文龙亲自送他们进入到城里,直到镇南王府前,却没有再跟他们说一句话,梅玉倒是很谅解,因为他看到前后还有不少人随行,也总有些别人的耳目在内,大家都谨慎一些的好。

进入王府,但见一片素白,来吊唁的人已不少,有些人是梅玉认识的,见到了梅玉,神情都有点异样,想招呼又不敢招呼,梅玉知道他们顾忌的是什么,心中先还有点气,但随即平静了下来。

也难怪这些人,他们都有本身的顾虑,自己跟建文帝在一起的事,虽然知者无多,但是自己的父亲被削爵,多半是与建文帝有关,人情冷暖,世态常情。

在灵前行了个大礼,唱名的司礼生仍然以汝南侯世子为称呼,可见汝南侯革爵之事,在云南还是没有发生影响。

沐荣穿了孝服,很热切地上前向他们道谢,随即把他们邀到后厅堂谈话。